拼音 小学语文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语音规范与语音教学
一、小学语文中的语音规范与语音教学概述
(一)语音规范化是指根据语音发展的规律来确立和推广普通话的语音标准。语音规范化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确立正音标准;推广标准音。语音规范化工作包括:①排除北京话的特殊土语成分;②轻声词、儿化词的读音规范;③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等。
例如:剔除北京话里的土音成分:
北京话里的土音成分,包括:个别字的读音特殊,如“太好了”读成“tūi hǎo le”,“不言语”读成“bù yuàn yi”都应该剔除;
北京话里过多的轻声、儿化、变调现象,如“找地方”说成“找地儿” 二是解决异读字的读音问题
异读字要区别不同情况对待,一个字有两种以上的读音,如果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则应该保留。例如:
觉, jiào:juã 睡觉 知觉
恶, â:wù 罪恶 好恶
长, cháng:zhǎng 长短 长幼
饮, yǐn:yån 饮水 饮马
而一个字有两种读音,又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形成累赘,就应该剔除一个。如: 波 bō:pō;暂zòn:zhòn ; 酵jiòo:xiòo
(二)小学语音教学及教学目标
小学语音教学主要指贯穿和融汇于小学语文教学全过程的普通话语音教学;具体说来,包括拼音教学、课文中字、词的普通话读音教学,课文的普通话朗读教学,使用普通话进行的说话、会话教学,听别人用普通话说话抓住要点、归纳中心的听话训练教学,以及按照普通话规范进行写作训练的教学等等。这其中,有传授知识的教学,也有能力训练的教学,较多的是使用普通话进行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的教学。
以《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根据,小学六年里,不同学段的语音教学要求不同。语音教学方面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是:
1.识字与写字 (第一学段,1~2年级):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2.阅读 (1-6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3.口语交际(1-6年级):学讲普通话,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三)小学普及普通话的要求
小学普及普通话的要求包括掌握和使用两个方面。学生掌握普通话应做到:(1)能读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的字音,能正确地用普通话语音读出学过的词语,会读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拼音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