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关键词
第一章 劳动力需求
1. 劳动力——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 劳动力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3. 短期劳动力需求——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
4. 长期劳动力需求——在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
5. 劳动力需求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
比的比值
6. 希克斯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既定的条件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与资本的边际
生产力同比例上升,这样的技术进步称为-希克斯技术进步
7. 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劳动边际生产力的上升超过资本边际生产力的上升,在这种情况
下,即使资本与劳动的相对价格相同,也需要相对多地使用劳动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8 劳动力供给——从本质上说,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
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
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9 主体均衡——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 10 劳动力供给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11 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将提高。 12 替代效应——相对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引起较小的需求,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增加其供给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13 均衡——相互对立中的任何一种力量在各种条件制约下不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对立的行为主体的利益共同达到了最大化,即达到了均衡状态。
14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相互作用,当供给等于需求时,即实现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15 U-V 分析——从失业与职业空位,也就是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短缺的关系出发,研究劳动力市场资源分配功能效率问题的分析方法。
16 内部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作为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对立概念出现的,内部是指企业组织的内部。
17 雇佣调整——指如何使现有的雇用量接近最佳目标雇用量的调整活动。
第四章 劳动时间
18 劳动时间——指劳动者从事有酬性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间
19 劳动投入量——指劳动者人数乘以劳动时间,也就是“人员 * 时间”为单位的劳动服务量。
20 准固定成本——指区别于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可变成本。
21 制度劳动时间——由企业规定的劳动时间
22 余暇时间——指在市场性劳动时间之外的时间。
23 非全日制工作-指每周的工作时间低于法定劳动时间的工作
第五章 生命周期与劳动参与决策
24 生命周期——这里所说的生命周期是指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人生各重要阶段,也称为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25 家庭生产函数——衡量家庭中供自家消费的财富和服务所创造的效用的函数。 26 期望工资总收入——未来各期期望工资收入除以贴现率得到的现值之和。
第六章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