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今天,我们应像孔子那样,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扬民主,热爱学生 ,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肯定,多表扬,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从而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指导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比如,孔子要求学生多闻多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为政》);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学习要循序渐进,“无欲速 欲速,则不达”(《子路》);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子罕》);重视温习,“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 不一而足!
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应该为孔子最为强调的。
孔子十分重视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同时又重视思,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四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徐干的《中论·治学篇》也引用过孔子的话:“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足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
总之,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是十分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的。孔子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自己会学习。在孔子看来,光有知识,没有能力,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埃德加·富尔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不难理解,但可惜的是,目前相当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孔子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辉(1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