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2007年2月份预算的现金期末余额为: 期初现金余额: 35000
本月经营现金收入=本月含税销售本月收回数十收回前期应收账款 =100000×(1+17%)×60%+79200=149400(元)
提示: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则认为题中给出的销售收入为不含税的销售收入。 购货现金支出=120000×70%×(1+17%)=98280(元) 提示:购货现金支出包括支付的进项税。 支付的其他费用=5000(元)
应交消费税=100000×8%=8000(元)
提示:按照不含税的销售收入作为计算依据。
应交增值税=100000×17%-120000×70%×17%=2720(元) 提示:计算进项税时,按照购货成本(不含税)计算,因此,进项税额=[120000×70%×(1+17%)]/(1+17%)×17%=120000×70%×17%
应交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8000+2720)×10%=1072(元)
提示:应交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算依据是(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上式中的10%=7%+3%。
现金期末余额=期初现金余额十本月经营现金收入—本月购货支出—支付的其他费用-应交税金和附加-预交的所得税
=35000+149400-98280—5000-8000-2720-1072-5000=64328(元) (2)2007年2月份的预计税后利润额: 预计利润总额
=本月实现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费用(包括非付现费用15000和付现的其他费用5000)
=100000—100000×70%-(8000+1072)—20000=928(元) 预计税后利润额=928×(1-33%)=621.76(元) 说明:
1)销售成本率=1-销售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率,所以,本题中,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30%)=销售收入×70%。
2)应交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计入当期损益,所以,计算利润总额时,不需要扣除应交增值税的数额。或者说,销售税金及附加中不包括应交增值税。但是注意:应交税金及附加中包括应交增值税。
(3)2007年2月份的应收账款金额=100000×(1+17%)×40%=46800(元) (4)未交所得税=应交税金-已交税金=928×33%-5000=-4693.76(元) 2、
预计利润表 项目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二、主营业务利润 减:营业和管理费用(不含折旧摊销) 折旧 长期资产摊销 2003年 1060 702.1 357.9 210 52 10 2004年 1166 772.31 393.69 231 52 10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30%) 五、净利润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六、可供分配的利润 减:应付普通股股利 七、未分配利润
预计资产负债表 项目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账款 存货 待摊费用 流动资产合计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原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其他长期资产 长期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预提费用 流动负债合计 长期借款 负债合计 股本 未分配利润 股东权益合计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 2003年 29 0 159 330 76 594 0 1570.64 125 1445.64 80 1525.64 2119.64 108 114 248 470 942.73 1412.73 560.1 146.81 706.91 2119.64 29 56.9 0 34 0 90.9 27.27 63.63 115 178.63 31.82 146.81 52.54 48.15 0 0 0 48.15 14.45 33.7 146.81 180.51 16.85 163.66 2004年 31.9 0 174.9 363 83.6 653.4 0 1570.64 177 1393.64 70 1463.64 2117.04 108 125.4 272.8 506.2 887.08 1393.18 560.1 163.66 723.76 2117.04 提示:长期借款887.08=2117.04-723.76-506.2 第九章 财务分析
【问题与思考9-1】某企业2006、2007、2008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00000元、70000元和1200000元,按照定基的方法,2008年净利润增减差异幅度应为多少? 答:140%
【问题与思考9-2】假设甲、乙两家企业2008年末的部分资产负债表数字如下,请对甲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进行评价。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账款 存货 流动资产合计 流动负债合计 甲企业 2000 6000 8000 24000 40000 32000 乙企业 10000 8000 12500 9500 40000 32000 答: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尽管两家企业原流动比例都是1.25,但是从流动资产结构看两家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差别却很大。甲企业的速动比例0.49,而乙企业的速动比例为0.94,几乎为甲企业的两倍,也就是说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大大高于甲企业。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财务分析时,切勿仅凭某些比率或者指标而急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下结论、定性质,要尽可能多的运用综合分析法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问题与思考9-3】小张入股市时间不长,但他有自己的选股依据,即喜欢选择低市盈率的股票,他认为,市盈率越小越好。它越小代表着当前股价越被低估。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 答:市盈率指标反映投资者对每元净利所愿支付的价格。这一比率越高,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企业增长潜力的认同,如充满扩展机会的新兴行业市盈率普遍较高,而成熟工业的市盈率普遍较低,这不仅在中国股市如此,在欧美、香港成熟的投票市场上同样如此,但这并不说明后者的股票没有投资价值,投资者应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加以区别。当然,在市场过热、投机气氛浓郁时,股票价格常有被扭曲的情况。我国股市尚处于初级阶段,市盈率偏高,既有对将来的良好预期,也不排除一些庄家的肆意拉抬股价。如果市盈率过高,反映市场风险巨大,投资者应该从公司背景、基本素质等方面多加分析,对市盈率水平进行合理判断。
【问题与思考9-4】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但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有时一些ST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很高,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ST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高,可能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如果分母小,比率就高。一些ST公司“家产”经历年亏损,也已接近空空如也,一旦形成些许利润,由于分母很小,净资产收益率必然奇高。2、利润操纵因素存在。为摆脱ST的帽子,一些公司进行利润操纵,对此,投资者不可不察。3、确实提高了收益水平,由于前期基数较低,导致本期指标上升。
案例分析讨论题
分析要点:杭萧钢构的问题主要在于一个信息分五次披露,而且合同履行地在境外,投资者难以看清其真假,造成股价大起大落。其本质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信息披露不充分的表现:一种是信息披露只是点到为止,遮遮掩掩,投资者得到的信息只是个大概;一种是人
为地控制披露的节奏,利空消息慢慢释放,而将期待中的利好集中披露;一种是因所谓的涉及商业秘密为由,披露信息的程度不够。对于信息披露不及时、不正确甚至不全面的,我国均有相关制度规定,但对于披露不充分的问题,法律上没有规定。这说明我国的信息披露的法律规范的粗糙,还急需完善。
同步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A 3. A 4. C 5. D
二、多项选择
1、BD 2、AD 3、ABD 4、ACD 5、ABC
三、判断
1、对 2、错3、错 4、错5、错 四、 1、
1)计算2000年应收账款天数: 应收账款次数=2000/[(200+400)]÷2=6.67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6.67=54天 2)计算2000年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次数=1600/ [(200+600)]÷2=4次 存货周转天数=360/4=90天
3)计算2000年年末流动负债和速动资产余额: 年末速动资产/年末流动负债=1.4
(年末速动资产-400)/年末流动负债= 0.7 年末速动资产=960万 4)计算2000年年末流动比率:流动比率=(9600+600)/800=1.95 2、
1)流动负债年末余额: 270/3=90万元 2)存货年末余额: 270-90×1.5=135万元 存货平均余额:
(135+145)/2=140万元 3)本年销货成本: 140×4=560万元
4)应收账款年末余额: 270-135=135万元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135+125)/2=130万元 应收账款周转期:(130×360)/960=48.75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