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笔试真题与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19:17:35 本文由瀛ゅ績鏃犳剰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知识点】教育与教育学

27.D【解析】题干的关键点在于“标准”的体现,反映了现代教育的制度化特点。

【知识点】教育与教育学

28.C【解析】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教育向着全民化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专门为某一特别阶层而服务。

【知识点】教育与教育学

29.A【解析】题干的观点是“泛智教育”的含义,由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里提出。

【知识点】教育与教育学

30.D【解析】题干的观点强调学生的学习应侧重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活动经验,属于杜威的代表观点。

【知识点】教育与教育学 31.【答案】B

【解析】此句话的意思是“古代的帝王都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当他们登上王位治理天下的时候,都把建立教育感化体制作为非常重要的事务来对待”。这体现教化有利于治理天下,所以教育具有政治功能。政治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故选B。

【知识点】教育和教育学 32.【答案】A

【解析】“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并非是绝对的,人在接受环境影响时往往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知识点】教育与人的发展 33.【答案】D

【解析】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划分,经教育活动而希望引起和实现的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类别可以分为认知、情意、动作技能的三大目标领域。加湿也根据学习结果将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学习。因此本题中他们俩的相似之处是把着眼点放在学习结果。

【知识点】课程 34.【答案】C

【解析】行为动词是以描述学习者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也就是题干中的“划出”,而题干中“能用手势”是行为条件

【知识点】课程

35.【答案】B

【解析】行为动词是以描述学习者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注意行为动词的选择。题干中“能用手势”,是行为动词。

【知识点】教学 36.【答案】De

【解析】教学目标的设置,老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提前规划。本题强调教师教学目标的预期性。

【知识点】教学 37.【答案】C+

【解析】教学“应该是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重点突出创造潜力,表明教学应注重发展智力和能力。

【知识点】教学。 38.【答案】C+

【解析】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说的是教学过程应由这四个阶段组成。

【知识点】教学 39.【答案】B

【解析】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领导下学生自觉地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以此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故本题选认识-发展说。

【知识点】教学 40.【答案】B

【解析】本题强调学生在获取知识阶段。其中运用知识不属于获取知识阶段。 【知识点】教学 41.【答案】A+

【解析】提干中表明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发展学生的思考力。体现的是知识的传授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知识点】教学 42.【答案】B

【解析】举一反三中的“一”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系统的基础知识,“三”是在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

【知识点】教学 43.【答案】A

【解析】本题为课程标准的定义。

【知识点】课程 44.【答案】D

【解析】本题提干中关键词“自己选择”、“积极主动”、“自觉呈现”,表明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知识点】教学 45.【答案】B

【解析】综合性学习是指某一学科内部的综合活动。既是一种课程形态,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倡导的是“综合学习”和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本题中《历史与社会》课程强调历史、地理和其他文科的融合与联系,需要学生综合性的选择多种学习方式。

就体现的是综合性学习。 【知识点】教学 46.【答案】C

【解析】首先从空间的角度,课程资源分为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题目中提到与企业合作,是属于校外课程资源。

【知识点】课程 47.【答案】A

【解析】根据对教学概念的解读,构成教学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知识点】教学 48.【答案】B

【解析】本题可从课程编写的主体来进行辨别。其中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由学校老师为主来编写。其编写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故本题学生能够参与的是校本课程

【知识点】课程 49.【答案】B

【解析】发现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它所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知识。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点】教学 50.【答案】C

【解析】根据辛德的划分,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之间存在以下三种关系。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相互调适取向:

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课程缔造取向(创生取向):课程缔造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缔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在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所以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实施体现的是创生取问。

【知识点】课程 51.【答案】D

【解析】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均存在差异。异质分组不同于随机分组,是人为地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或根据某种特别的需要对“异质”进行分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利于开展游戏和竞赛活动。例如,在进行接力跑游戏前,教师把跑得较快和跑得较慢的学生合理地分配在各个小组里,此时形成的小组就是典型的异质分组。因此正确选项为D

【知识点】教学 52.【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复式教学的定义。 【知识点】教学 53.【答案】D

【解析】“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的教学方法。

【知识点】教学 54.【答案】A

【解析】题目中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因此选A。 【知识点】教学 55.【答案】B

【解析】现代教学评价强调激励性和发展性,题干中老师对学生的称赞让学生很高兴,且更加积极,起到了激励的功能。

【知识点】教学 56、【答案】D

【解析】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等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标准参照评价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解释采用的是绝对标准,即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学习标准,以及达到的程度,而不是比较学生个人之间的差异。教师资格证属王采取绝对标准,规定分数线,

所以选D。

【知识点】教学。 57、【答案】A

【解析】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学生学业成就,故A正确。

【知识点】教学 58、【答案】A

【解析】标准化测验:是由专家或专业的测试发行机构编制,测验的设计、编制、实施、评分及分数解释等一系列过程都依据统一的标准而进行的。故B错误。

表现性评价法: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是在学生学习完一定的知识后,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实际任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表现性任务和对表现的评价。它的评价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是对学生能力行为进行直接的评价。表现性评价的特点:1)评价时,要求学生演示、创造、制作或动手做事;2)要求激发学生高水准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能;3)使用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作为评价任务;4)唤起真实情景的运用;5)人工评分或评判,而不是机器评分;6)要求教师在教学和评价中担任新的角色。故C错误。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新学年初各门学科的考核和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总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借此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成绩做出全面鉴定,区分等级,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做出评定。故D错误。

正确答案A。 【知识点】教学 59、【答案】C

【解析】质性评价:随着社会批判思潮的兴起,人们认识到评价不是一个单纯技术问题,纯粹价值中立的描述是不存在的,因此,评价要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价值问题由此在评价领域凸现出来,人们评价的重点转向了价值观。这种重点在于价值观的评价,称作质性评价。质性评价本质上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归纳过程。评价者把价过程视为评价者发现课程潜在价值的过程。写评语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学生,故C正确。

【知识点】教学 60、【答案】D

2018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笔试真题与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r4zb5y4xh6ehs64cxfu8wrp7230fg017o2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