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施工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工作,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规范及技术要求,编制各工序操作手册,发至各施工人员指导施工。
3.1.5材料及通讯
工程进点后,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季度和月材料需求计划,根据所需材料进行市场调研,尽快确定合格的供货商及其供货方式、签定供货合同等,并在工地现场尽快完善物资储存仓库,为主体工程正常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在开工前,项目部将根据工程需要,与当地电信部门协商解决通向施工现场的通信线路和现场电信服务设施,并购置保证工区域通讯畅通。
3. 1.6施工场地和生活设施的准备
工程进点后,根据本工程施工需要对业主给定的场地进行实际地形测量、规划和布置,并尽快修建和完善场地平整及临时设施的建设,各施工场地和生活没施的具体位置、占地面积和布置情况见《施工总平面布置》。
3.2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3.2.1施工规划
(1)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总体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积极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平面多工序、立体多层次”的施工方法,确保按期完工。
(2)所有施工技术措施的制定均以各分部工程的合同质量、安全要求和合同总工期为基础,并保障各阶段工程形象进度如期顺利实现,满足总体工序的合理搭接,协调平衡。
(3)施工总布置设计充分利用发包人提供条件,因地制宜,在满足施工要求前提下,节约用地,合理布局。
(4)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贯彻执行各项劳动保护和安全文明施工,改善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创建文明工区。
(5)统筹安排,合理计划,科学组织,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努力实现均衡生产。
3.2.2各工序的协调配合措施
(1)加强施工组织管理,采取切实的措施对各部位进度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业主要求的控制性工期。
(2)加强与各相邻施工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保证不因上一工序施工质量问题影响下一工序的正常施工。
(3)加强各工序间的施工干扰协调,相互密切配合,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协调领导小组,服从业主、监理的协调指令,按照工程总体目标,统筹安排好各项目施工。
(4)加强文明施工管理,作业面施工现场文明整洁、道路通,爱护供水、供电及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等公共设施;服从大局,互相支持。
(5)在主体工程施工前,所需的块石、砂、碎石、水泥等材料须有足够的储量。
(6)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验、选用、审定,在主体工程施工前,玻按照设计要求提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案,然后根据当地建材(砂、碎石),做出不同水泥、砂石用量的配合比试验,选出最佳配合比后,报监理工程师审定。
3.3主体工程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3. 3.1施工测量
工程开工前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点建立施工使用的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的有关规定进行测量定位。
首先根据提供的资料搞好恢复定线工作,进行导线、水准点复测,然后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通视且不受水淹、不受施工干扰、不易被破坏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建立好平面控制网及高程系统。桩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内并浇灌砼保护。
完成恢复定线工作之后,进行实地放样工作,在管线施工测量中要重视高程和坡度的控制,在施工区外建立区域控制网以便在以后的运行中观测管线的位置和沉降,并将在施工过程中难以保存的桩志移设于施工范围以外。
平面施工控制网可采用导线网,水准测量按设计的高程点,按符合路线的方法,施工现场控制点高程、各控制网点均采用砼方桩埋设在不易损坏处,部分主要控制网点应保持到工程完成后交付管理单位,建立施工控制网时必须将全套资料成果交设计、监理、业主单位复检,经审定后,据此进行施工放样,施工测量将贯穿于工程施工整
个过程中,并做好有关工程记录。
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及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开挖范围,坡度和断面,结合设计给定的控制点,确定出开挖边线,开挖深度,确保开挖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在施工测量时,应满足以下各项要求:
(1)平面控制网布置以轴线网,主要轴线点点位中误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2)开工前,应对原设控制点,中心线复测,布设施工控制网,并定期检测。
(3)平面控制点,应选埋于通视良好,有利于扩展、方便放样、地基稳定且能较长期保留的地方。
(4)施工水准网的布设,应按由高到低逐等控制的原则进行。 (5)工地水准基点,宜设地面明标与地下暗标各一座。 (6)建筑物的外部变形观测点的埋设和定期观测。 (7)做好竣工测量及档案资料整理汇总工作。
(8)放样前对已有数据、资料、施工图中的几何尺寸,必须复核,严禁凭口头通知或无签字的草图放样。
3.3.2土石方工程施工 1管沟土石方开挖施工
主体工程管线成线性分布,工程施工线路长、工作面分散,不便于施工管理,尽量组织多个工作面同时寸作业,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充分利用开挖平台作为场内运输通道,以减少场内交通工程
费用和场内运输难度:开挖过程中,不得随意弃渣,除渣应在指定地点堆放。
(1)开挖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放样→场地清理→临时排水系统→反铲分层开挖→自卸汽车出碴→人工修整→验收
(2)开挖阶段及顺序
对测量出的清理范围,用人工或机械清除该范围内的全部有碍物,范围外的清理按监理单位要求进行。
主体工程的临时开挖边坡,应按施工图纸所示或监理的指示进行开挖。土方明控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岸坡易风化崩解的土层开挖后不能及时回填的,应保留保护层。
使用机械开挖土方时,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满足图纸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在每项开挖工程开始前,尽可能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的布量,规划好开挖区域内外的临时性排水措施。在开挖边坡遇有地下水渗流时,在边坡修理工整和加固前,采取有效果的疏导和保护措施。为防止修整后的开挖边坡遭受雨水冲刷,边坡的护面和加固工作在雨季前完成。冬季施工的开挖边坡修整及其护面和加固工作,宜在解冻后进行。
土方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