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1年北京高考模拟题分类汇编 (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2 本文由千里清秋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2Fe2++Cl2===2Cl-+2Fe3+ ?????????????????(2分) Fe3++3SCN-Fe(SCN)3(等号给分) ?????????(2分)

(3)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2分),加热有大量刺激 性气味 气体生成(或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2分)。 ?????????????????????????(共4分) (4)(NH4)2Fe(SO4)2·6H2O ??????????????????(2分) [或Fe(NH4)2(SO4)2·6H2O,未写出结晶 13、(211海淀一模25.)(12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a e b d (1)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的一种氢化物为常见溶剂,其电子式为 ;

(2)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钠盐溶液中通入少量a的最高价氧化物会发生反应,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

式 ;

(3)b的单质与氢气在500℃、101 kPa条件下化合生成1 mol b的氢化物时,放出53.0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

化学方程式 ;

(4)X、Y为同周期元素,它们简单离子的电子层与d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Y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简单离

子半径中最小,X、Y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5)与Y同周期的W元素,其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工业上制取Y和W的无水化合物方法如

下:Y的氧化物与a、W的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每消耗6 kg a的单质,过程中转移1×103 mol电子,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25.(12分)

(1) …………………………………………………………………………1分

…………………………………………………………………………1分

——

(2)SiO32 + CO2 + H2O ==== H2SiO3(胶体) + CO32 ……………………………2分 (3)N2(g) + 3H2(g)

2NH3(g) △H = -106.1 kJ/mol (未注明条件扣1分)

……………………………2分

(4)Al(OH)3 + OH ==== AlO2 + 2H2O ……………………………2分

第3周期,IA族……………………………………………………………………2分 (5)Al2O3+3C+3Cl2

2AlCl3+3CO (未注明条件扣1分) ……………………2分

14、(2011延庆26.)(18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单质是自然界最轻的气体,E单质须保存在煤油中。A与B、C分别构成电子数相等的化合物M、N,且M是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最简单的有机气体物质;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回答下列问题: (1)N的电子式为 ;M分子中含有 (填“极性”或“非极性”)键 (2)D与E以1:1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A、B、C、D可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是1∶1的离子化合物X;A、D、E可形成化合物Y;X与Y以物质的量之比1∶2加热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后水溶液显 (填“酸”“碱”或“中”)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由N与D的单质、KOH溶液构成原电池,负极会产生C的单质。则其负极反应为 ;一段时间后,溶液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一定温度下,将4 mol C单质和12 mol A单质通入到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 min达到平衡状v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态时,A单质的转化率是50%,则用A单质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K= 。

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提高A单质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选填序号字母)。 a、及时分离出生成物 b、平衡后再加入6molA物质 c、增大压强 答案.(15分)

(1)(2分) 4 3:2:3:2(没有顺序)

(2)(2分,答对1个得1分) 羟基、羧基; (3)(2分,漏1个扣1分,错1个扣)②⑤⑥ (4)(6分) ④

(五)化学反速率和化学平衡

(2011朝阳区12.)已知:2CH3OH(g)

CH3OCH3(g) + H2O(g) ΔH=-25 kJ/mol

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物质 c/(mol·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 B.平衡时,c(CH3OCH3)=1.6 mol/L C. 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 kJ

D. 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

CH3OH 0.8 CH3OCH3 1.24 H2O 1.24 (2011朝阳区26.)(16分)

为减小CO2对环境的影响,在限制其排放量的同时,应加强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1)① 把含有较高浓度CO2的空气通入饱和K2CO3溶液。

② 在①的吸收液中通高温水蒸气得到高浓度的CO2气体。 写出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将CO2与H2 以1:3的体积比混合。

①适当条件下合成某烃和水,该烃是 (填序号)。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苯的同系物

② 适当条件下合成燃料甲醇和水。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

1.00.8 0.50.20 3 CO2

c(mol/LCH3OH 10 t(min) 应:CO2(g)+3H2(g)CH3OH(g)+H2O(g) △H=-49.0 kJ/mol。

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v(H2)= ;氢气的转化率= ;能使平衡体系中n(CH3OH)增大的措施有 。 (3)如将CO2与H2 以1:4的体积比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制得CH4。 已知:

CH4 (g) + 2O2(g)

H2(g) + 1/2O2(g)

CO2(g)+ 2H2O(l) ΔH1=― 890.3 kJ/mol H2O(l) ΔH2=-285.8 kJ/mol

则CO2(g)与H2(g)反应生成CH4(g)与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4)某同学用沉淀法测定含有较高浓度CO2的空气中CO2的含量,经查得一些物质在20℃的数据如下表。 ...

溶解度(S)/g Ca(OH)2 0.16

Ba(OH)2 3.89

溶度积(Ksp) CaCO3 2.9×10

-9

BaCO3 2.6×10

-9

(说明:Ksp越小,表示该物质在水溶液中越易沉淀)

吸收CO2最合适的试剂是 [填“Ca(OH)2”或“Ba(OH)2”]溶液,实验时除需要测定工业废气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外,还需要测定 。 答案 26.(16分) (1)② 2KHCO3(2)① B

② v(H2)=0.24 mol/(L·min) 80% 降低温度(或加压或增大H2的量等)

(3)CO2(g) + 4H2(g)

CH3OH (g)+ 2H2O(l) ΔH1= +318.7 kJ/mol

△ K2CO3+H2O+CO2↑

(4)Ba(OH)2 BaCO3的质量

2、(2011东城区8.)在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

kJ/mol(a >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生成1 mol 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 kJ

B. 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 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 mol/L,则c(CO2)=0.0263 mol/L

Fe(s)+CO2(g) ?△H=a

3、(211丰台一模11.)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X和Y各4mol,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2X(g)+ 2Y(g) Z(g)+2 W(g) △H<0, 反应进行到5s时测得X的转化率为25%,10 s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Z的浓度为0.5mol/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s内平均反应速率为υ(Y)= 0.2 mol/( L·s)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为0.5

C.保持容积体积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D.升高温度,当测得容器中密度不变时,表示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4、(石景山25.)(16分)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

(1)工业生产时,制取氢气的一个反应为:CO+H2O(g)

CO2+H2。t℃时,往1L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CO

和0.3mol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中c(H2)=0.12mol·L-1。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填计算结果)。

(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H<0。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

知,表中T1____300℃(填“>”、“<”或“=”)。 T/℃ K

T1 1.00×10

7

300 2.45×10

5

T2 1.88×10

产率 3

(3)N2和H2在铁作催化剂作用下从145℃就开始反应,

不同温度下NH3产率如图所示。温度高于900℃时, NH3产率下降的原因 。

(4)在上述流程图中,氧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硝酸厂的尾气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

甲烷等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反应机理为:

NH3 900 温度℃ ___________。 利用燃料气体中的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 -574kJ·mol

-1 -

CH4(g)+4NO(g)=2N2(g)+CO2(g)+2H2O(g) △H= -1160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利

用此原理,设计成氨气-氧气燃料电池,则通入氨气的电极是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碱性条件下,该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5.(共16分,每空2分) (1)1

(2)< (3)温度高于900℃时,平衡向左移动。

(4)

(5)CH4(g)+2NO2(g)=CO2(g)+2H2O(g)+N2(g) △H=-867kJ/mol (6)4NH3+3O2

点燃 2N2+6H2O;负极; 2NH3 — 6e- + 6OH- = N2 +6H2O

5、(2011海淀0模26.)(17分)某校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进行有关NO2气体的系列实验。 (1)如右图所示,烧瓶中放有少量铜片,打开分液漏斗

的旋塞,加入过量浓硝酸,烧瓶中产生气体的颜色 是 ,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颜色是 ,用化 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2)反应结束后,夹住橡胶管,取出导管。若要使试管

中的气体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硝酸,简述实验方法: ;

(3)将烧瓶浸入冰水中,烧瓶内气体颜色 (填

“变深”、“不变”或“变浅”),使用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说明颜色变化的原因 ;

(4)在80℃时,将0.40 mol N2O4气体充入2 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隔一段时间对该容

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 n(N2O4)/mol n(NO2)/mol 0 0.40 0.00 20 a 0.24 40 0.20 b 60 c 0.52 80 d 0.60 100 e 0.60 ①计算a = ,此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②改变条件使反应重新达到平衡,能使c(NO2)/c(N2O4)值变小的措施有(填序号) 。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 B.升高温度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向混合气体中通入稀有气体

答案.(17分)

(1)红棕色 …………………………………………………………………………1分 无色 …………………………………………………………………………1分

Cu + 4HNO3 (浓)==== Cu(NO3)2 + 2NO2↑ + 2H2O ………………………2分 3NO2 + H2O ==== 2HNO3 + NO …………………………………………………2分 (2)方法1:向试管中缓慢通入氧气,轻轻振动试管直到液面不再上升为止。

方法2:用塞子塞住试管口,取出试管。打开塞子,待气体变红棕色,塞好塞子,放入水槽中,打开塞子,

反复多次上述操作。

(方法合理给分) ………………………………………………………………2分

(3)变浅 …………………………………………………………………………1分 2NO2 N2O4 ΔH<0 ,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NO2)浓度降低

…………………………………………………………………………3分

(4)①a=0.28 ……………………………………………………………………2分

1.8 ……………………………………………………………………2分 ②A ????????????????????????????1分

(六)电解质溶液

1、(2011朝阳区11.)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

① 0.1mol/L NaOH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③

② pH = 11 NaOH溶液

③ 0.1mol/L CH3COOH溶液

④ pH = 3 CH3COOH溶液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2011年北京高考模拟题分类汇编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2011年北京高考模拟题分类汇编 (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613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