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传播学理论 (6)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2 本文由树红树绿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种有力的方式提出的。

说服发生于考虑枝节问题的路线时,说服依赖于接收者使用的简单决定规则或提示:可信性提示:人们倾向于相信具有高可信度的信源、喜爱提示:人们倾向于同意他们喜爱的人的意见、共识提示:人们倾向于同意很多人支持的立场。

(3)作用:一是有助于我们去调和说服理论中同一因素相互冲突的研究结果。二是给予态度改变研究中接收者更主动的角色作用。

第十章群体与传播

一、三种重要的群体形式(04年名解8分,“基本群体”和“参考群体”)

基本群体: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长期、亲密、面对面联系的一种群体,如家庭、工作群体、竞赛队伍、兄弟会和军队的单位。

参考群体:指的是提供了参考标准的群体,该群体是用作参考的,无需归属。例如某学生想加入某兄弟会,可能开始穿得像他们并采取他们的态度。即使他并非兄弟会成员。

偶然群体:是人们临时组成的群体,在被聚到一起之前,人们彼此互不认识。例如人们共搭一架电梯,共乘一辆汽车。

二、谢里夫的群体规范研究

规范:群体通常拥有某些规则或标准,而这些规则和标准即规范。 结论: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依靠别人的指导。同时,群体的

影响一旦形成便能够超越群体而存在。

三、奥许对群体压力的研究(05年简答10分,什么是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注此题为郭书有明确解释)

结论:有人情愿追随群体的意见,即使这种意见与自身信息相抵触。

四、社会认同模式(03年简答15分,何谓社会认同模式?如何用该模式来理解大众传播媒介在舆论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要充分注意这道考题的意义!!!)

社会认同模式:指出社会群体的定义应该是拥有共同的社会特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认为他们自己是同属于一个社会类型的成员。按照这种概念,群体的成员彼此之间不需要有直接的关系,这个群体也不必有一个结构。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主要是一种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人们在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时产生的。”一个人从其赞赏和确认归属的群体中获得一种社会认同感。

大众传媒在带来社会认同以支持舆论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第一,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描述哪些群体对哪一特定议题存在争议,从而显示出哪些群体与议题有关;第二,媒介通过描述各种群体是如何对该议题作出反应的,可能指出每一个群体所持的意见,并且告诉认同该群体的人们什么是应该遵守的规范。第三,群体的意见规范在受众心目中的感觉很可能被传播夸大。第四,人们自己承担起维护这种被认为是群体规范意见的责任,且更可能去表达这种夸大的规范。正是在这个时候,对不同议题的舆论可能表现得更坚定更具

体了。

五、群体与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群体影响→效果更大 大众传播+群体讨论→效果更大 六、受众分割

积极反对者/积极支持者/不感兴趣的反对者/不感兴趣的支持者/潜在的意见转向者/未被卷入者

只有积极支持者和潜在的转向者是消息的好顾客。

第十一章 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

二、 意见领袖及两级流动传播

1、两级流动传播:来自媒介的消息首先抵达意见领袖,接着,意见领袖将其所见所闻传递给同事或接受其影响的追随者。 新观念经过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群体的社会结构内部得到广泛的传播。

2、关于意见领袖的研究成果:

(1) 人际影响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更为经常、有效;

(2) 在基本群体中,人际影响对保持群体内部意见和行动高度

一致非常有效

(3) 在决策过程中,不同的媒介扮演不同的角色。 3、人际环境

人际关系:不仅仅是人际交流的网络,它还是社会压力的源泉,促使人们遵循群体的规范;也是社会支持的源,促使个人保持这些价

值观和意见。

三、 对两级流动传播的批评 四、 创新的散布

1、散布研究:就是对社会进程中创新(新的观念、实践、事物等)成果是怎样为人知晓并在社会系统中得到推广的研究。 创新: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

2、创新的决定过程(03年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把个体采纳创新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他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哪几类?)

这个过程包括下面5个阶段:

(1)获知:接触创新并略知其如何动作 (2)说服:有关创新的态度形成 (3)决定:确定采用或拒绝一项创新活动 (4)实施:投入创新运用

(5)确认:强化哐撤回关于创新的决定 罗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5类:

(1)创新者:大胆热衷于尝试新观念,更见多识广的社会关系; (2)早期采用者:地位受人尊敬,通常是社会系统内部最高层次的意见领袖;

(3)早期众多跟进者:深思熟虑,经常与同事沟通,但很少居于意见领袖的地位;

(4)后期众多跟进者:疑虑较多,通常是出于经济必要或社会

关系压力;

(5)滞后者:因循守旧,局限于地方观念,比较闭塞,参考资料是以往经验;

3、后果:采用或拒绝一项创新后,给个人或社会系统带来的变化。

(1)满意和不满意的后果:取决于创新效果在社会系统内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

(2)直接的和间接的后果:取决于个人或社会系统的变迁是对创新的一种直接回应还是创新直接后果产生的二级效果;

(3)预料之中后预料之外的后果:取决于变迁能否得到社会系统成员的公认以及是否符合众人的期望;

大众媒介渠道和处地渠道在获知阶段相对来说更为重要,而人际渠道和本地渠道在说服阶段更为得力。

四、变革代表

变革代表:是一种职业人士,在创新散布中,他们试图朝他们认为有得的方向影响人们采用决定。

媒介论坛:是一种有组织的小群体,经常在一起接收大众媒介节目、广播或出版物,然后讨论其内容。

五、新闻的散布(05年简答10分,新闻的散布与创新散布有何异同,此题较难,书上无答案。)

新闻的散布:是散布领域的分支之一。

第十二章 议程设置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传播学理论 (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传播学理论 (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639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