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心来办教育,沉下心来教学生
——参加“上海交通大学—西畴县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班(一期)”心得体会交流
足和缺陷,才能有所进步。无论反思什么问题,我们最起码要从以下7个方面来着手。
(1)做什么; (2)为什么要做; (3)怎么去做;
(4)做完之后取得了哪些成效(效果); (5)取得了哪些经验; (6)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 (7)今后改正的方法和策略。
在这里有一个关于反思的小例子,与大家分享。 《弄丢了什么》
上幼儿园后,把天真弄丢了;上小学后,把童年弄丢了;上初中后,把快乐弄丢了;上高中后,把思想弄丢了;上大学后,把追求弄丢了;毕业后,把专业弄丢了;工作后,把锋芒弄丢了。——我们弄丢了什么?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能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做学生时的一丝丝影子,现在,我们也做老师了,是不是还要让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重蹈这样的覆辙,这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6.多向、多层次思维:不同的班主任面对同样的教育问题,可以涉及很多角度、层面。站在怎样的角度思考,立足于怎样的教育层面和教育实际去审视同一个教育问题,往往会反映出教育者不同的教育
6 / 27
静下心来办教育,沉下心来教学生
——参加“上海交通大学—西畴县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班(一期)”心得体会交流
风格。更进一步说,这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教育者的工作水平以及工作效果。工作水平越高,越是有多向、多层次思维,工作效果也就越好。
7.“逆向思维”:有的时候,我们失败了、困惑了、迷茫了,变得“山重水复疑无路”了,这只是说明“此路不通,但还有别的路可以走”,千万不要沮丧、不要放弃、不要钻牛角尖,更不要一条道走到黑,我们可以适当的进行“逆向思维”、打破常规,换个角度想一想,换条路走一走,说不定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啦。
8.惩罚:“惩罚”——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又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关于“惩罚”,我想多说几句。但是要申明,我们探讨的是“惩罚”,而不是“体罚”,“惩罚”和“体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千万不能混为一谈。
那么,我就要发问了——教育需不需要惩罚?我想是需要的。为什么呢?教育决不能以儿童(孩子)的兴趣做基础,他(她)们还小,没有判断是非、辨别真伪的能力,不可能说他(她)们喜欢做什么就让他(她)们做什么。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但是责任感的培养往往与他(她)们的兴趣相抵触。比如说,他(她)们爱玩、流行、时尚、疯狂、甚至想谈论爱情,但是他(她)们这个年纪却又是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大好时光,容不得他(她)们去做这些事情,这就是矛盾,就是抵触。
行使惩罚,就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就是要告诉学生:必须对自
7 / 27
静下心来办教育,沉下心来教学生
——参加“上海交通大学—西畴县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班(一期)”心得体会交流
己的行为负责,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某种意义上说,惩罚是班主任不可推脱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只有集体利益真正被破坏,并且破坏者无视集体的要求,公然而且有意地进行这种破坏的时候,才应当使用惩罚”。这说明惩罚是有条件的,那惩罚的条件是什么呢?
惩罚的条件:
(1) 集体利益受到破坏; (2) 破坏行为必须是故意的; (3) 在集体中,大多数人赞成惩罚; (4) 被惩罚者必须理解。
被惩罚者应该正确认识到为什么惩罚他(她),并且理解惩罚的“意义”,说白了也就是要让他(她)服气,这样才能对其进行惩罚。如果不让被惩罚者了解惩罚他(她)的原因和意义,就进行惩罚,是不具有教育意义的无益举动。当学生违反了纪律,老师在没有确定自己认识到错误的时候就惩罚学生,还有可能使学生走上对抗老师的道路,这是最糟糕的,也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在惩罚的方式上,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因人而异”、“因人而罚”,不能开“通用药方”。我们提倡“对事不对人”,不要刻意针对某个学生,或者故意与他(她)过不去,要公平公正,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讽刺贬低,不能乱打乱骂,不能侮辱学生,要使“惩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而不是偏离轨道,与
8 / 27
静下心来办教育,沉下心来教学生
——参加“上海交通大学—西畴县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班(一期)”心得体会交流
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9.创新:改变我们已有的观念、理念和方法就是创新,你比如说,学习委员这个班干部,很多人都认为必须是成绩非常好的人才能担任,但是有一位成绩不好的同学就说了:“凭什么成绩好才能当学习委员,我也可以”,仔细想想,确实如此,这应该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创新吧。我们的工作需要创新,也应该创新。我们不能老是“今天复制昨天,明天复制今天”,一味的复制粘贴只会让自己停滞不前,甚至愚昧无知、迂腐、落后。由小及大、日积月累,我们需要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属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属于自己的经验判断,而不是什么都去照搬别人的。
10.活动: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很多教育理念、情感态度、能力以及方法都必须借助教育行为来体现。而在众多有效的教育行为当中,开展主题活动往往更能体现我们的教育智慧,同时也使教育效果更突出。这一点其实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个学期下来,什么活动都没有,学生整天就是读书、吃饭、睡觉,再读书、再吃饭、再睡觉??循环往复、周而复始,那该多无聊、多乏味啊,学生会受不了的,这也就怪不得他(她)们会做出一些奇葩的、不可思议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来了。但是,如果我们适当的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符合学生实际也符合学校实际的活动的话,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学生觉得学校生活有意义了、不枯燥了,而且这里育人环境非常好、学习氛围特别浓,慢慢的就会喜欢这个学校,就会喜欢这里的老师,久而久之,
9 / 27
静下心来办教育,沉下心来教学生
——参加“上海交通大学—西畴县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班(一期)”心得体会交流
学习、纪律、卫生、行为习惯等等都会好起来,大部分学生也就能健康成长了。说通俗一点,组织一些活动,学生违反纪律的次数都会少一些,因为你找事情给他(她)做,你让他(她)打球、让他(她)唱歌、让他(她)跳舞、让他(她)演讲、让他(她)参加活动,他(她)做得很开心,忙得不亦乐乎,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那些歪门邪道了,一箭双雕、两全其美,多好啊。
11.细节:我们要注意细节、观察细节、研究细节,绝对不能因为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而使我们的工作功亏一篑。我们要时刻牢记:细节决定成败,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以上就是我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想法,说在这里,仅供参考。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适合的教育,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而今天,我要说的是:没有最好的班主任,只有更好的班主任,只有最适合的班主任,最适合的班主任,就是最好的班主任。
二、关于办学理念
每一所学校都需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造就什么样的老师?怎样造就?这些就是所谓的“办学理念”,而这些问题是必须要搞清楚、弄明白的。
办学理念,不是由校长或某个领导自己提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实践、再实践之后积累、提炼出来的。有了明确的办学理
10 / 27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郑发贵 - 2017年春季学期政治业务学习会培训材料 - 静下心来办教育,沉下心来教学生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