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矿规律与预测考试复习与2015年习题
模,而且常常具有成群或成带分布的特征。
2.5.喜马拉雅成矿期(古近纪-第四纪)
?二个重要构造事件:东部滨太平洋区域发生区域性伸展裂陷作用;西南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聚合、碰撞和隆升作用。
?(1)东部一系列北东向地堑型盆地的大量出现,如沅麻盆地、衡阳盆地、南雄盆地、信江盆地等。它们中的一些转化成大型拗陷,如南阳一襄樊盆地、江汉盆地、华北盆地以及苏北盆地等。大部分油气田如任丘、濮阳、大港、胜利、辽河、东海、南海等油气田以及大部分煤田,如抚顺、梅河、虎林、依兰、沈北、黄县等煤田都是在这一成矿期形成的。
2.5.喜马拉雅成矿期
?(2)西南地区进入了全面陆内汇聚挤压环境,在这个时期的大陆岩石圈构造体制演化中,由于强烈的挤压和周围刚性块体的阻挡,形成大规模的逆冲推覆,岩浆侵入活动也十分活跃,为内生金属矿化富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重要的矿床包括西藏玉龙斑岩铜矿、罗布萨铬矿床、哀牢山金矿以及三江地区的许多金属矿床。
矿化分带规律(1)带状分布规律:矿床的带状分布是指不同的矿种、矿床类型或矿床的矿石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呈现出的有规律地交替变化的自然现象
(2)丛聚性分布规律:矿床的丛聚性分布是指矿床在平面的分布上往往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出现,构成矿化集中区或特定的成矿区域的现象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矿规律与预测复习与习题(1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