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从“火星文”现象透析网络文化的利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4-05 本文由岛与幕歌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青年与社会 2014年1月中 第2期总第548期

从“火星文”现象透析网络文化的利弊

战 宁 朴光赫

(延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摘 要】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火星文”盛行于青年人甚至中年人的网络族群中,“火星文”这一特殊的生产方式生产出了新的网络文化,并且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强烈关注。文章试图通过对网络“火星文”的认识了解,探讨“火星文”的双面性,解读其对年轻人创新性的积极影响,归纳“火星文”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分析并揭示“火星文”对网络文化的利弊,正确引导网民对火星文的态度。

【关键词】火星文;网络文化;传统文化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时代,火星文作为网络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独特产物应运而生。百度百科上对“火星文”的定义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年轻网民为求彰显个性,开始大量使用同音字、音近字、特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火星文给网络文化注入了新鲜元素,透射出年轻人的创新型思维,却也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传统语言文化的规范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本文试图从火星文定义入手,分析“火星文”现象的双面性,探讨“火星文”对网络文化的影响,正确引导广大网民对网络火星文的态度。

一、从创新型思维看“火星文”表征

“火星文”作为一种独特的网络新兴语言,使年轻一代网民朋友交流方式多样化,交流内容新鲜化,透射出的年轻一代的创新型思维。网络“火星文”突破了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对汉语言文字注入新鲜元素,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本文收集常见的网络“火星文”,紧密联系“火星文”与创新型思维,对网络火星文进行了如下分类:

(一)“创造性思维”火星文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

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1. 2013年四字流行语

累觉不爱,是“太累了,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的缩略形式。

人艰不拆,是“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的缩略语。

不明觉厉,是“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听起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的缩略语。

十动然拒,是 “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的缩略语。这些今年新兴的网络“火星文”主要是用四字词语作为一段话的缩略语的形式,这些四字词语的诞生就来源于网民们的创造性思维,以感知、思考、联想、认同等能力为基础,联系各个事件的起源与本质,从而生产出了新鲜的、独特的、趣味的四字词语“火星文”。

2. 方位符号→:表示向右的意思 ←:表示向左的意思↑:表示向上的意思 ↓:表示向下的意思

构建的主题就是自我和群体以及他们所使用的独特的语言和

行为方式,文化情境形成的过程也是自我和群体互动的过程。根据符号互动理论,人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动后会逐渐对某些术语和行动有着共享意义,从而以特定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和现象。在传播过程中,个人在处理信息时所使用的概念类别创造出一种文化现实,而现实是由语言构建起来的,语言本身既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们互动中的语言是构建社会文化的核心。

而微博用户进行沟通的语言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微博发文的字数被限制在140个字内,这一规则构建出了微博“短小精悍”的语言风格,用户用140个字来分享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快速的新闻资讯、个人的心情和感悟等等。碎片化的语言和新锐词语成了微博用户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

另外微博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短信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关注者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关注对象随时跟随,快速的信息流动构成了更加快捷的生活方式,而微博已然成为了用户生活中的调味品。

四、结语

符号互动理论解释了个体在符号的传播、互动活动中寻求自我定位、认知世界规律,当微博成为符号互动的媒介时,互动的信息量、频率、范围都会发生膨胀,随之而来的人们对传播的依赖程度也会得到增强。微博的基本功能就是信息·276·2014. VOL. 548. NO. 02

的发布和获取,由于微博本身所具有的即时性、分享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新闻及信息传递的速度,已经达到了即时通讯的水平,微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大小事情,也可以随时点击所关注的话题以获取资讯,正如新浪微博的宣传语——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微博信息传播的过程和本身传达的文化影响了自我身份的认同,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这不仅构建了微博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微博所构建的群体和人际关系的作用也具有明显的社会学和传播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 黄旦,李洁.消失的登陆点——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符号互动论与传播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13卷第3期.

[4] 殷俊,何芳.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作者简介:赵纳(1987.08- ),女,湖北荆州人,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2011级传播学(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传播。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从“火星文”现象透析网络文化的利弊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从“火星文”现象透析网络文化的利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7673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