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4-06 本文由恰好动心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课 荷塘月色》教案 第一课时

( 一) 导入

对朱自清先生, 同学们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背影》、《春》( 学生答) 。特别是《背影》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甚至在朱自清先生逝世时, 有人说:写《背影》的那位先生去世了。可见他塑造的《父亲》形象给读者留下了如何深刻的印象。那今天我们要学的《荷塘月色》最终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呢?

( 二) 文本解读, 构建互动平台

1、知识积累平台

( 1) 作家作品

谁能介绍一下本文作者? ( 抽两个学生介绍,教师总结归纳。)

明确: 朱自清, 原名自华, 字佩弦。朱自清是一个十分平和的人, 对属于五四时代的人来说, 平和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他取字佩弦, 意思是要像弓弦那样将自己绷紧。可是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吴组缃曾说过一件事, 一位学生打电话到朱自清家, 说有几本书想看但找不到, 请他速去图书馆帮着找一找。朱自清似乎有些生气, 因为这实在没什么规矩, 差遣系主任犹如使唤老妈子; 然而学生的没规矩, 又充分说明平时不太把没架子的朱自清放在眼里。上大学时, 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 1923 年发表的长诗 灭 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 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创作转向散文, 有散文集 影 游杂记

( 2) 基础积累

自读课文, 除了课后的注释外,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与意义:屑(xi) : 小煤屑路; 脉脉(mo mo) : 形容缓缓的流水; 参差(cen ci) : 长短不齐; 倩(qian) 影: 美丽的影子。

2、信息筛选平台

( 1) 请学生结合预习情况, 说说作者为什么开篇就说他“心里颇不宁静”?

学生根据查找资料进行整合, 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

明确:有人说由于朱先生和家庭之间有很大的矛盾, 所以心里颇不宁静。

有人认为他和妻子吵了架, 心里很烦闷, 想去荷塘散散心, 回味以前和妻子爱情的甜蜜。

有人认为是政治原因。作为文人的朱自清, 他对革命没有深刻的了解, 但他总是关心处于内忧外患中的中国人的, 所以

老师提问:同学们是如何理解呢? (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 我觉得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内心独白, 表达自己当时当地的一种心情而已。 ( 2) 既然心里不宁静, 作者如何排解忧愁呢?

明确: 由于心里不宁静,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 因为作者认为它会有另一番样子, 所以才去荷塘解闷,才会有值得写的东西。

3、分析鉴赏平台

学生探讨: 荷塘周围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 学生通过关键词概括)

学生朗读第二段。明确环境: 曲折的小煤屑路( 幽僻)

白天也少人走, 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的树蓊蓊郁郁的没有月光的晚上, 阴森森的

(突出幽静, 为后面宁静的夜色荷塘做铺垫。)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8590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