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降低人工成本(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4-06 本文由风蛍月缓缓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统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工序作业的改善,不但要减少工时消耗、最终还要实现“少人化”,这样才能根本上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一)、改革生产组织方式

生产组织方式从源头决定了生产系统的运行效率,从组织方式上推进生产革新,是突破性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1、实现流线化生产

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水平布置,即将相同功能的加工设备集中摆放在同一区域,同一工序作业集中生产、集中搬运、减少搬运次数,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其不足也是明显的:在制品数量庞大、空间占用大,工序之间搬运浪费大、易造成物流紊乱,工序间等待时间长、生产周期长。

应对当前客户个性化需求突出、多品种小批量、交货周期越来越短的特点,水平布置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流线化生产成为必然。

所谓流线化生产,又称垂直布置,即按照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将各加工工序依次排列、布置成前后紧密相连,工件顺序通过所有工序即完成加工的过程,流线化既有通过传送带连接前后工序的流水线方式,也有完全不用传送带直接将工件在工序之间传递的单元式生产。

流线化生产可以实现单件流动(又称“一个流”),将极大地减少在制品数量,减少生产空间的占用,由于前后工序紧密相连,搬运距离短、工件流动快,可以有效缩短生产周期,快速应对市场变化。

同进,单元生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通过“一个萝卜一个坑”和“一个萝卜两个坑”的人员调节实现生产能力调节,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弹性。

2、改善生产线平衡

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是由其能力最低的生产工段决定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也是由其能力最低的工序决定的。由瓶颈工序的存在,必然造成前面的工序待工、后面的工序待料,从而导致大量的工时浪费,而且造成中间在制品的积压。因此,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必须改变工序之间生产能力平衡的状况,既消除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差异,做到平衡化生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工时损失。

革新生产组织方式必然碰到诸多实际困难,特别是会碰到员工长期作业习惯的阻力。因此,革新需要在取得企业上级支持和资源保障的前提,精心策划、周密组织,进行数字化分析并科学设计;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局部试验,以点带面、不断总结、循序渐进,不但创造具体的业绩成果,同时带动干部员工的革新观念、提高团队的改善能力。

(二)、运用工业工程技术提升系统效率

灵活运用工业工程、价值工程和统计技术三大管理技术推动企业内部改善,是优化系统效率、提高企业效益的技术保证。

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科学。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通过研究、分析和评估,对制造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设计(包括再设计,是改善),再将各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成整体,以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达到确保安全、提高质量、减少浪费、及时交货、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优化系统的运行。

1、推进“三化”改善

工业工程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为核心,将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运用人体工学的研究成果对生产动作系统进行改善。其内容包括操作方式、工作设计、岗位设置及设备、环境和组织系统等各方面。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降低人工成本(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降低人工成本(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863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