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立足区域战略规划谋求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1 本文由一枚小可爱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ugust 2010

总第258期

8

行 长 论 坛

立足区域战略规划 谋求又好又快发展

吴 伟

内容提要: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两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既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支点和强力推动,也对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谋求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这是各家商业银行都须尽快解决好的重大实践课题。

关键词:区域经济  商业银行  经营战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8-011-03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引发诸多商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强调要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振兴区域经济既是保增长的现实需求,也是全面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今年以来,国家多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密集出台,这标志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可以说是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在我国各大区域层面的具体体现。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更能充分证明这一点。

2010年4月6日,沈阳经济区获批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辽宁省又一重大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双战略支持下,资源丰富、实力雄厚、人文发达的辽沈大地,必将极大增强其发展优势、发展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两大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覆盖了交通银行设在辽宁的全部分支机构。近几年来,纷至沓来的国内外投资持续高增长(连年位居全国第三位),一批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项目和产业集群,正在辽沈地区演绎着新一轮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已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国新的增长极。这种得天独厚的区域经济发展大背景,无疑为我行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各类对公、对私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升级和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尤其有益于我行“最佳财富管理银行”的系统打造;日益改善的辽宁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也更加有利于不断完善我行的内控风险监管,从而确保各项业务的安全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既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支点和强力推动,也对我们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需求。如何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谋求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各家商业银行必须尽快解决好的重大实践课题。

二、确立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助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

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市场的拓展和转型创新业务的突破都带来了新的契机。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省级分行,我们必须站在为国家利益和对辽宁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负责的高度,不断增强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此,我们及早制定出台了《交通银行辽宁省分行2010年-2012年改革发展规划》,旨在积极抢抓辽宁两大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带来的难得机遇,认真贯彻好总行“跑赢大市、争先进位”的总体要求,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和转变发展方式为抓手,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客户和银行价值的持续增长,作为我们经营管理的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银政企”各方的和谐共赢,科学发展。遵循这一工作思路,我们将集中围绕吸引客户、拓展客户、留住客户这一基本方略,全力以赴抓存款、稳信贷、调结构、控风险、增效益、创价值,以求得真正意义上的又好又快的稳健发展。

(一)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就要更新金融服务理念

现代社会中的银行与客户应是利益共同体。以客户为中心远非传统意义上的一句口号,而是现代银行业综合竞争力构建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立足区域战略规划谋求又好又快发展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立足区域战略规划谋求又好又快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170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