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坚太郎是马汉海权论的最初传播者。他倡导日本民众“熟读马汉的著作,奋发图强,使日本帝国掌握太平洋海权”。(29)最初全盘接受马汉理论的是小笠原太郎。在其所著的《帝国海军史论》(1898年)中指出“自古以来海上权力的盛衰和国权国威的消长就是形影相随的。”他以马汉《海上权力史论》第一章的论述为根据,认为“作为岛国的日本,其位置、地势及国民性的自然的结果就是使海上权力发达。如同马汉所讲的那样,海上权力并不单单是在战时击破当面之敌,掌握海上霸权。即使在平时,使海上航路得以保全,以保障本土与殖民地之间的联系,也是必要的。”被誉为日本海军兵学鬼才的秋山真之则可以说是马汉的嫡传弟子。1900年归国后,秋山在海军大学从事战术讲座,他的讲义中以美西战争中的实见和研究为基础,又加入了日本的史实和国情,对战略战术和其他各种兵学进行了根本的修正,开辟了日本海军秋山兵学。使马汉的理论更适用于日本地缘战略学,并创立日本特色的海洋国防理论的是佐藤铁太郎。他曾赴英国从事国防理论研究,并赴美考察。在此之前佐藤便对马汉的著作情有独钟。其后,马汉理论对其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1908年写成的《帝国国防史论》详细论述了作为“海洋之国”、“岛屿之国”的日本应以英国为模型,将海军战略作为一线国防的主张。其次,佐藤主张日本海军的主要战略目标,是歼灭跨越太平洋的来犯之敌。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应以确立日本海军力量在西太洋的局部优势为前提。再次,佐藤又以马汉的海外扩张论为基础,阐述了自己的全球海洋发展思想。他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世界性发展的重要关头,而世界性发展有待于海洋发展,世界发展的前途在海洋上”。(30)
另外,日本的“海洋战略”还受斯派克曼地缘政治思想的影响,从而想以中国为中心目标,以朝鲜、台湾和东南亚为两翼,以控制欧亚东部边缘地带为重心,进而掌握中国东北等地,完全控制住中国。这在苏联在西伯利亚派驻大量军队阻止日军北进,中国内部反日统治活动不断,日本侵华陷入困境之时,南进便成为日本完全控制中国的最好的地缘战略武器。1940年德军横扫北、西欧,极大刺激了日本的扩张胃口。“不要误了公共汽车”,成为朝野上下一句响亮口号。
此时,日军不是趁苏联兵力移往欧洲有利时机入侵西伯利亚,而是“促进迅速解决中国事变,同时抓住良机解决南方问题。”(31)可见,日本南进的核心任务是想通过控制东亚的沿海边缘地带如东南亚等来解决中国问题。1940年7月3日,日本大本营陆军部提出《伴随世界形势发展及时局处理纲要》规定:第一条,“解决中国事变须集中政战两略综合力量,尤须采取一切手段杜绝第三国援蒋行为等,俾使重庆政权迅速屈服”,“对法属印度支那(含广州湾),期待彻底切断援蒋行为,迅速使之承认担负我之补给,允许军队通过使用飞机场等项,并为获得帝国所需资源而努力。根据情况,可行使武力。”“在中国事变尚未解决前,尽量采取不与第三国开战之施策”,可见,日本中心任务就是要解决中国问题。但要彻底解决中国问题,就必须占领地处联结太平洋、印度洋及大洋州的战略要冲的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诸岛,进行南进政策。一是可切断援华交通线,隔绝中国在南方的对外联结,迫使中国反日力量转变态度。二是德苏战争解除了日本的北方牵制,是南进“千载难逢”的时机。(32)三是通过新的战争摆脱对华战争僵局,攻占菲律宾,香港,新加坡等要地改善自身战略态势。四是,掠取其自身所严重缺乏的战略资源,如东南亚半岛的橡胶、锡和大米,荷属印度群岛的石油,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煤、小麦和羊毛等。从而“以战养战”,为完全控制中国夺取必要的战略资源。五是消灭或打击美、英等国在该地区的力量存在,或迫其采取守势,迫使其不要干涉日本霸占中国。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浅析地缘政治学对日本侵华的影响(11)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