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析地缘政治学对日本侵华的影响(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安之若素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德国地理战略学家哈斯霍夫在他的“生存空间”理论里认为未来的世界必将走向某种形态的统一,因为对大国来说,“没有世界的统一就不可能获得经济资源真正的自给自足”。他认为,这种世界统一,应当首先通过形成若干跨国界的大区域组合而实现。他设想了三个到四个这种跨国界的“泛区域”。每一个“泛区域”都是一块足以自给自足的生存空间。其构想如下:

⒈ 泛美地区:实现南北美洲统一,以美国为统治国。

⒉ 泛亚地区:亚洲由北至南实现统一,以日本为统治国。

⒊ 泛非地区:使欧洲与非洲统一起来,以德国为统治国。

⒋ 泛苏地区:使苏联与印度统一为一个地区。

⒌ 或者使德国占领苏联纳入欧非地区。使日本占领印度 ,纳入泛亚地

区。

关于泛亚地区的构想是哈斯霍夫1908年奉命出访日本,考察了日本,并且在朝鲜和中国的东北地区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之后得出的。回国两年之后,发表了《大日本》一书。

日本在战争中谋求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大东亚共荣圈”,从战略意图上看也渗透了哈斯霍夫的观念的印迹。如1941年1月, 日本外相松冈出访德、意、苏三国,日本把世界格局设计为四大势力圈,即由日本控制的大东亚圈,德国控制的欧洲圈(包括非洲),美国的美洲圈,另外由苏联控制中国的外蒙古、新疆以及伊朗、印度等形成的苏联圈。

日本希望能按这个“四圈构想”一道瓜分世界。并同苏方4月13日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松冈的“四圈构想”岂不是哈斯霍夫的“泛区域”构想? 从地源战略学的观点看,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处太平洋的“边缘地带”,而且是欧亚边缘区域中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区,并且有一部分还处于“心脏地带”。麦金德1904年在英国《地理学月刊》上发表的《历史中的地理学枢纽》一文认为,陆地大国,不管是俄国、德国,还是中国,完全有可能控制世界枢纽地区,对海洋世界进行侧翼包围。他在这里划定的世界枢纽地区是东欧和北亚。最后结论中曾有一段警句:“如果日本和中国统一起来,征服俄国的东部领土,进而推翻俄罗斯帝国,就将既掌握对世界的制海权,又拥有制陆权。”我们知道,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战略意图之一。

(二)海权理论

日本的侵华战略思想不仅受到国际上陆权的影响,还受到海权理论的影响。 在人类对地理环境与政治、战略关系的认识中,陆权学派的影响最为源远流长,在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内占压倒性的统治地位。但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长期占统治地位的陆权地缘理论开始遇到了挑战。较早提出挑战的是美国人阿尔弗莱德·马汉。事实上,马汉的“海权理论”提出的时间比麦金德的“陆权理论”还要早。

马汉认为,只有控制了有战略位置上的优势、有良好的海岸线以及对保卫内地有防御纵深的岸上基地,才能控制海洋。马汉提出,制海权特别是对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狭窄航道的控制是国家力量至关重要的因素。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浅析地缘政治学对日本侵华的影响(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浅析地缘政治学对日本侵华的影响(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988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