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女子服飾特色
秦漢時期女子服飾特色
秦漢時期的男子服裝以連身的袍服為主,從肩部直筒下垂到腳踝,多被當作禮服,於朝會、禮見時穿著。漢代服飾中有一特點是「佩綬制度」,綬是官印上的絲 帶,又稱印綬,是漢朝官員權力的象徵,由朝廷統一發放。秦漢時期有褲子出現,源自於北方的游牧民族,式樣跟現代的燈籠褲很相似,漢族人民在種田、捕魚時也 穿著這種褲子。一般男性則開始有戴頭巾的風俗。
漢代婦女禮服仍以深衣為尚,但與戰國時代有所不同,特點是衣襟的繞轉層數增多,衣服下 擺部分增大。另外,日常服飾則為「襦裙」,上襦下裙,裙子大多以四幅素絹連接拼合而成,上窄下寬,不施邊緣,名叫無緣裙。裙子之外,女子下裳還穿褲。起 初,褲子只有兩隻褲管,沒有褲襠,容易在活動之中裸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敬的行為。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出現一種前後有襠的褲子,如史料記載: 《前漢書孝昭上官皇后傳》「自西漢昭帝上官皇后時,婦女始穿有襠之褲,當時稱『窮褲』。」
魏晉南北朝時期女子服飾特色
魏晉南北朝是政治和經濟動盪的時期,士大夫階層形成了消極的社會風 氣,追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享樂主義,這種風氣直接反映在人們的衣冠服飾上。 其中,寬衣博帶是這時期的流行服飾。上自王公名士,下至貧民百姓,都以大袖寬衫為時尚。男子穿衣敞胸露臂,追求自然、隨意;女子服飾則長裙拖地,大袖翩 翩,優雅而飄逸。
魏晉南北朝士族對於「美」非常講究,喜好修飾容貌、講究打扮。所謂「美姿容」,美有修飾美和自然美兩種。何晏是修飾 美的代表人物,有「粉白不去手,行步顧影」之說,其儀容俊美,膚色白淨。魏文帝故意在大熱天賜熱湯麵給何晏吃,何晏吃得滿頭大汗,用衣袖擦拭,臉色更顯得 白淨。嵇康身長七尺八吋,容貌俊麗,不加矯飾就很有男子氣概,氣質自然,是自然美的代表人物。
不過,魏晉南北朝士族不只對身材、容貌要求,包括舉止、談吐、食衣住行的品味也極在意,並成為一種風尚,使得魏晉南北朝在文藝方面有高度水準。
從敦煌壁畫供養人服飾及洛陽出土的陶俑服飾來看,魏晉時期的婦女服裝,都以寬博為主。其特點是對襟、束腰及衣袖寬大,下則多著條紋間色裙,腰間用帛帶繫紮。北方少數民族婦女除穿杉裙之外,還會穿著裲襠(類似褲子)。
先秦時期女子服飾特色
古代中國女子服式主要有三大特色:上衣下裳、深衣、襦裙。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古代中国女子服饰特色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