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黄酮类化合物在肿瘤防治方面的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红薇染露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摘要】收集近期黄酮类化合物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管理。黄酮类化合物被认为是颇具应用前景的新抗癌药或抗癌辅助药。本文主要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总结概括。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 抗肿瘤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081-02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又名生物类黄酮化合物(bioflavon oids),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2-phenylchromones)。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位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为:黄酮类(flavones)、黄酮醇(flavonol)、二氢黄酮类(flavonones)、二氢黄酮醇类(flavanonol)、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黄烷-3,4二醇类(flavan-3,4-diols)、双苯吡酮类(xanthones)、查尔酮(chalcones)和双黄酮类(biflavonoids)等十五种。[1]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类或碳糖基的形式存在,也有以游离形式存在的。

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低毒甚至无毒,而对肿瘤细胞有细胞毒性和治疗作用,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研究已成为肿瘤防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被认为是颇具应用前景的新抗癌药或抗癌辅助药。本文对目前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行了总结概括。 1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曾秋红[2]采用MTT法,研究半枝莲中5个黄酮类成分(野黄芩苷、芹菜素、木犀素、4’-羟基汉黄芩素和黄芩素)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人胃癌细胞株MGC-80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显示,5个黄酮类化合物对选定的5种肿瘤细胞株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黄芩素、芹菜素和4’-羟基汉黄芩素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抑制效果好;木犀草素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抑制作用最强;黄芩素、木犀草素对肝癌细胞株HepG-2抑制效果较强。

槲皮素是一种天然的五肽羟基生物黄酮,郭二坤等[3]通过建立C6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探讨槲皮素对C6大鼠脑胶质瘤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胶质瘤体积显著减少,电镜及HE染色观察到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瘤细胞密度减小,且出现多量的凋亡细胞,并可见大片状坏死灶。 何光志等[4]采用不同剂量的皂角刺总黄酮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体外敏感性和荷瘤小鼠进行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体外实验2.0-0.75mg/L浓度下皂角刺总黄酮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50、100和150mg/kg剂量对小鼠生命延长率分别为50.2%、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黄酮类化合物在肿瘤防治方面的研究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黄酮类化合物在肿瘤防治方面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20524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