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恰好动心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一地理课件

盆地 山地 平原

高原

丘陵

高一地理课件

第二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

高一地理课件

内力作用

一、地质作用的主要形式分 类 内力 作用 外力 作用 能源 来源 地球内部 的热能 地球外部 的太阳辐 射能 表现 形式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 影响 使地表高低起 伏,形成高山 和盆地 把高山削低、 把盆地削平, 使地表趋平

地壳运动、岩 浆活动、变质 作用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高一地理课件

喜马拉雅山

东非大裂谷

地壳运动 堆积作用

侵蚀作用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高一地理课件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高一地理课件

活动:观察两图,并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思考:

(1)印度洋板块向什 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 呢? (2)这两板块的运动 造成了什么结果? (3)上述运动使地形 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高一地理课件

你认为在今后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东非大裂谷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张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厘米~4厘米,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 侧扩展。未来非洲大陆将沿裂谷断裂成两个大陆板块。

高一地理课件

板块运动的结果(板块交界处地形)1.板块张裂区(生长边界):陆上(裂谷、断层) 海上(海洋、海岭)海岭: 又称海底山脉,在大洋中间的叫大洋中脊(洋脊)。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2.板块碰撞(消亡边界): ①.两陆块相撞: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产生。

②.陆块与洋块相撞:海沟、岛弧、海岸山脉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不在海洋的中心,而在大洋的边缘。

马里亚纳海沟 (11034米) ,(11°N,142°E)世界最深。 “V”型,不对称。如,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壑,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

高一地理课件

(二)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褶皱 断层

高一地理课件

断层

高一地理课件

高一地理课件

高一地理课件

二、内力作用的“足迹”背斜 地 质 构 造 褶皱 向斜内力作用(早期) 外力作用(晚期)

山岭 谷地、 盆地

内力作用(早期)

断层

高一地理课件

二、内力作用的“足迹”背斜 地 质 构 造 褶皱 向斜内力作用(早期) 外力作用(晚期) 内力作用(早期)

山岭 谷地、 盆地

断层:岩层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那么研究地质构造有什么意义呢?

高一地理课件

背斜顶部

向斜槽部 背斜——储油构造 向斜——储水构造 在图示地区能不能修建隧 道、水库呢?

高一地理课件

都是流水侵蚀作用 形成的

高一地理课件

河口三 角洲冲积扇或洪 积扇

高一地理课件

流水的沉积冲积扇 三角洲

在沙漠,冲积扇边缘 往往形成绿洲。

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 东部山麓、祁连山北部山 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较 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和三角 洲分布。

高一地理课件

高一地理课件

上图中可以看出,迎风坡和 背风坡的坡度是怎样的?

迎风坡坡度小背风坡坡度大

高一地理课件

风力堆积作

戈壁 沙漠 黄土

静止沙丘的构造 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 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 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 破坏交通。

移动沙丘的构造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2053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