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借题发挥】 绕过陷井,精挑细选
本题易误选C项,这也是本题的一个“陷阱”。因为意识通过指导实践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是间接
而不是直接的,这样就不难选出答案B。高考选择题命制时会对已有观点通过增加或减少题肢中的条件、限制语等方式增加迷惑性,以考查考生对概念或原理的准确掌握度,所以备考时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原理和方法论】
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
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
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要点详解】
考点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
1、是什么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提示】
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反对从主观出发,从主观出发有三种表现:从理论出发(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从经验出发(经验主义);从个人主观好恶出发。
实事求是:实事——客观事物;求——认识;是——规律。实事求是一方面强调了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现和认识规律。
2、为什么
(1)哲学依据(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第一,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二,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这要求我们实事求是。
(2)现实意义
第一,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第二,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第三,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3、怎么样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二是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高中政治 哲学第一轮复习笔记(2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