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政治 哲学第一轮复习笔记(2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留不住的是人心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论,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都把客观存在作为观察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2)二者侧重点不同。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的是主观思想和客观实际的关系,强调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实事求是讲的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要求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第二,前者侧重于(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后者侧重于(哲学依据)规律的客观性。

误区2 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评析 错误,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

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误区3 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评析 错误。要在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才可能取得成功。

误区4 “女娲补天” “制天命而用之”“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说明了客观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

评析 错误。说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例题枚举】

从几年前的“电多了”,到现在的大面积缺电,电力供应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力行

业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发、供、用瞬间完成,直发直送,不能储存。其次是结构性、时段性,不能简单地用多与少来衡量。此外,电力建设周期性强。这就要求电力建设规划适度超前,等到缺电,才开始建电源点,就来不及了。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电力短缺

的问题。

【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提炼法,即从材料中经过抽象思维,发现其隐含的哲理,或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使哲理“显性化”。具体提炼如下:

发、供、用瞬间完成,直发直送,不能储存(提炼出):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特殊规律。

电力建设规划适度超前(提炼出) :提高预见性,坚持适度超前原则

【答案】解决电力短缺问题,首先应一切扶实际出发,认识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特殊规律;发展电力行业.应掌握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特殊规律,提高预见性,坚持适度超前原则。

【借题发挥】分析失分原因,提出应对措施

(1)失分原因:

①没有弄清题目的要求。本题应从哲学角度来回答,有的考生从经济学、政治学的角度回答,本应回答如何实事求是,有的考生则回答什么是实事求是,为什么要实事求是。②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导致写得很多,却没有得分点。

③答案没有上升到用哲学语言来回答。

④对材料的把握能力差,不能充分利用材料给的信息如“适度超前”等来组织答案。

(2)备考建议:

①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②掌握答题的基本技巧。看清设问要求,明确答题范围。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③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合理安排答题时,运用要点化答题.书写字迹工整、清晰等。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高中政治 哲学第一轮复习笔记(2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高中政治 哲学第一轮复习笔记(2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268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