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友情提示,舒缓了考试紧张的气氛,有利于考生发挥正常的水平。
四、试题的主要不足
1.科学性缺陷
试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史学观点错误、题型划分不清、缺乏历史特征、考点过细等问题。 例1.材料题:罗斯福新政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涉及价值观问题。关于罗斯福新政,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显然,罗斯福新政应充分予以肯定,它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它作为改革史上的典范而载入史册。而该题答案却允许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成功了;失败了;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且都可以得分。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不存在“失败”或“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的提法,否则历史教育将失去“价值观教育”和“价值判断能力培养”的意义。
例2.材料题:有人说: 美国是靠战争起家的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用具体的史实来说明。
本题答案仅提供“同意”一说,显然不符史实。该题与例1恰恰相反,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美国靠战争起家”,只是一家之说,问题的一个方面,不能作为正确的结论而要求学生用史实加以论证。
例3.综合题:会徽中的 2008 是阿拉伯数字,这种计数法最初由_ _ 发明的 A.阿拉伯人 B.印度人 C.腓尼基人 D.苏美尔人 该题选项中的“印度人”前应加上“古代”,这样才准确。
有些试题设置的初衷是跨学科联系的试题,但试题本身不具有历史学科的特征,缺乏历史核心知识的考查,没有历史联系,以致造成试题效度不好。如综合题中
例4.材料题:“完成欧盟(欧共体)成员国发展情况条形图”一题,属于数学学科图形绘制试题;
例5.改错题:虎门销烟鸦片 烧毁 改为 销毁 ,不考核心知识和重要内容是不应该的,“烧毁”改为“销毁”属于用词准确与否的范畴;
例6.材料题:中“指出4-8世纪我国的造纸术传播到哪些国家?”一题,只需将材料中的内容照抄即可,无历史学科本身的意义。
例7.有的试卷题型划分不清,将辨析题与改错题相混淆。有的将辨析题设置成改错题;有的将改错题设置成辨析题,改错题是无需辨析的,知识性的错误就是错误,不谈理由。有的试卷还在材料题、综合题和填表题中夹杂填空、选择等题型,这不仅有失严谨规范,也失去题型应有的功能。个别试题还存在考点过细问题。如写出“‘秦皇汉武’的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2005——2006学年度福建省八市中考试卷分析(7)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