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入楞伽经之成自性如来藏心(18)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哽喉的话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楞伽经相关

一般作tathagatagarbhalayavijbana-visaya,亦作

tathagatagarbhalayavijbana-gocara56。visaya與gocara皆可意指「認識的對象」、「智慧的領域」或「能力的範圍」,其藏譯分別是「yul」 與「spyod yul」57,兩者意義大抵一致,而漢譯則同為「境界」。總之,無論visaya或gocara,

《入楞伽經》之「如來藏藏識境界」,清楚地表明如來藏之「境界」義。而且,「如來藏藏識是佛境界」,這就一如「成自性如來藏心」一詞所示:如來藏的本質是真如,亦即如來智慧所證得的圓滿境界。

另一方面,《入楞伽經》之圓成實性固然以「真如」為本,卻殊非以「真如」為限。如前文所述,圓成實性之以「真如」為本而逐漸擴大其範圍,乃是唯識學的發展趨勢之一。就《入楞伽經》而言,即有云「真如、空、不二、實際及法性,皆無有分別,我說是圓成。」58如此一來,圓成實性的定義便不僅限於「真如」,更涵括同指究竟之境或超越真理的「空性」、「不二」、「實際」、「法性」等。而凡此種種,即《攝大乘論》中圓成實性所攝的第一類清淨法──自性清淨。《入楞伽經》之圓成實性可能受有《攝大乘論》之影響,或與後者受到同一學說氛圍的影響,從而擴大了義界。中國古德或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入楞伽经之成自性如来藏心(18)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入楞伽经之成自性如来藏心(1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942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