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入楞伽经之成自性如来藏心(9)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哽喉的话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楞伽经相关

「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是《勝鬘經》中較受矚目而常被援引的論義,而空與不空如來藏,合而言之,即是如來藏,亦是「如來空性之智」。以能證之智為如來藏的基本內容,固然是《勝鬘經》遠紹《如來藏經》的一貫主張,然而,除了「如來能證之智」,《勝鬘經》對如來藏的含義,其實有著更進一步的延申:

聖諦者,說甚深義,微細難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間所不能信。何以故?此說甚深如來之藏。如來藏者,是如來境界,非一切聲聞緣覺所知。31

「聖諦」所說的甚深義,即是「甚深如來之藏」。由於如來藏甚深微妙,難知難了,因此並非一般世間思量所能企及的境界,而是唯獨如來所知所證的境界,簡言之,如來藏是「如來所證之境」。

從「如來能證之智」到「如來所證之境」,《勝鬘經》之如來藏義兼賅了兩者,視前此之《如來藏經》更延申出「境界」一義。同時,在如來藏義由「智」向「境」重心轉移的過程中,《勝鬘經》也充分呈現了過渡的色彩。

參.成自性之內容

作為唯識三性之一的成自性或圓成實性,在不同的經論之中,被賦予廣狹不同的內涵與略有出入的定義。本文僅擬原則性地一窺《入楞伽經》之前,或約略與之同時的唯識學文獻對圓成實性的定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入楞伽经之成自性如来藏心(9)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入楞伽经之成自性如来藏心(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942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