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入楞伽经之成自性如来藏心(1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哽喉的话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圓成實性在唯識學中的原初蘊義,乃是「所證之境」,而非「能證之智」。40

圓成實性之含括主觀之「智」,是見諸後續文獻的理論發展。然而,就《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觀之,圓成實性在學說成立之初,僅單純地意謂著清淨無染的真實境界。

二.《攝大乘論》之一切清淨法

瑜伽唯識學在發展之初,蓋以彌勒學為主,而重視瑜伽的觀行。迨至無著、世親師資,則以唯識哲學的建構最為顯著。無著的《攝大乘論/Mahayanasajgrahawastra》

,尤其體系分明地建構起完整而圓熟的唯識學,而其時代,極可能約略早於《入楞伽經》,即便稍晚於《入楞伽經》,相去亦當不遠。在《攝大乘論》中,原初被簡潔地定義為「真如」的圓成實性,其涵義有了十分顯著的擴充:

云何應知圓成實自性?應知宣說四清淨法。何等名為四清淨法?一者,自性清淨,謂真如、空、實際、無相、勝義、法界。二者,離垢清淨,謂即此離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淨,謂一切菩提分法、波羅密多等。四者,生此境清淨,謂諸大乘妙

別……凡夫分別,故見有境智之二;聖忘境智,皆是一真,故言聖一。」T.38, p.221a。

40

勝呂信靜指出:在唯識學派最初期,亦即《解深密經》的階段,三性說是關於存在問題的理論,而非有關認識,亦即內心主觀作用的理論。詳言之,遍

計所執性,指具有被計度分別之性質的事物,亦即被對象化之表象;依他起性,指基於緣起法則而成立的雜染諸法,亦即客觀的諸法;圓成實性,單純地意指真如,因而也意味著客觀的表象,而無涉於主觀的心智。詳見勝呂信靜〈唯識說 体系 成立── 『攝大乘論』中心 〉,收錄於高崎直道編《唯識思想》,東京:春秋社,2001新裝第一刷,p.87。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入楞伽经之成自性如来藏心(1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入楞伽经之成自性如来藏心(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942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