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②堰上水头校核
qi28?10?3?5.56?10?5m?5/s 每个堰出流率:q??n504按900三角堰计算公式,q?1.43h2.5
?q?堰上水头:h????1.43?0.4?5.56?10?5?????0.0172m
1.43??③出水渠设计计算
反应器沿长边设一条矩形出水渠,6条出水槽的出水流至此出水渠。设出水渠宽0.8m,坡度0.001,出水渠渠口附近水流速度为0.3m/s。
渠口附近水深
qi0.028??0.116m uxa0.8?0.3以出水槽槽口为基准计算,出水渠渠深:0.25+0.116=0.37m,离出水渠渠口最远的出水槽到渠口的距离为14.67米,出水渠长为 14.67+0.1=14.77m,出水渠尺寸为 14.77m×0.8m×0.37m,向渠口坡度0.001。
④ UASB排水管设计计算
选用DN250钢管排水,充满度为0.6,管内水流速度为
4?28?10?3?0.95m/s v???0.6?0.252(6)沼气收集系统设计计算
1. 沼气产量计算 沼气主要产生厌氧阶段,设计产气率取0.4m3/kgCOD。 ①总产气量
G?rQCoE?0.4?5000?1.4?0.8?2240m3/h
每个UASB反应器的产气量 Gi?G2240??1120m3/h 22②集气管 每个集气罩的沼气用一根集气管收集,单个池子共有13根集气管。
每根集气管内最大气流量?1120?1.0?10?3m3/s
24?3600?13据资料,集气室沼气出气管最小直径d=100mm,取100㎜.
③沼气主管 每池13根集气管先通到一根单池主管,然后再汇入两池沼气主
共 页 第 2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管。采用钢管,单池沼气主管管道坡度为0.5%.
单池沼气主管内最大气流量 qi?1120?0.013m3/s
24?3600取D=150㎜,充满度为0.8,则流速为 v?0.013?4?0.92m/s
0.8?0.15??④ 两池沼气最大气流量为q?2240?0.026m3/s
24?36000.026?4?0.88m/s 2??0.25?0.6取DN=250㎜,充满度为0.6;流速为 v?2. 水封灌设计
水封灌主要是用来控制三相分离气的集气室中气液两相界面高度的,因为当液面太高或波动时,浮渣或浮沫可能会引起出气管的堵塞或使气体部分进入沉降室,同时兼有有排泥和排除冷凝水作用。
① 水封高度
H?H1?H0 式中:
H0———— 反应器至贮气罐的压头损失和贮气罐内的压头
为保证安全取贮气罐内压头,集气罩中出气气压最大H1取2m H2O,贮气罐内压强H0为400㎜H2O。
②水封灌 水封高度取1.5 m,水封灌面积一般为进气管面积的4倍,则
11 S??d2?4???0.252?4?0.196m2 水封灌直径取0.5m。
443. 气水分离器
气水分离器起到对沼气干燥的作用,选用φ500㎜×H1800㎜钢制气水分离器一个,气水分离器中预装钢丝填料,在气水分离器前设置过滤器以净化沼气,在分离器出气管上装设流量计及压力表。
4. 沼气柜容积确定
由上述计算可知该处理站日产沼气2240m3,则沼气柜容积应为3h产气量的体积确定,即V?qt?2240/24?3?280m3。
共 页 第 22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设计选用300钢板水槽内导轨湿式储气柜,尺寸为φ7000㎜×H6000㎜。 3.1.7CASS反应池 3.1.7.1 设计说明
CASS工艺是SBR工艺的发展,其前身是ICEAS,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预反应区控制在缺氧状态,因此提高了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有以下优点:
? 建设费用低,省去了初沉池、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 ? 运行费用低,节能效果显著。
? 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 管理简单,运行可靠,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 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便于进一步处理与处置。 3.1.7.2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 = 5000m3/d = 208.33 m3/h =0.058m3/s ; 进水COD=280mg/L ,去除率为85% ; BOD污泥负荷(Ns)为:0.1kgBOD/㎏MLSS; 混合液污泥浓度为:X=4000mg/L ; 充水比为: 0.32 ;
进水BOD= 160 mg/L,去除率为90%。 3.1.7.3 设计计算 (1)运行周期及时间的确定
1. 曝气时间
ta?24?S024?0.32?160??3.51h?4h NsX0.1?3500式中:
?———— 充水比
S0———— 进水BOD值,mg/l;
Ns———— BOD污泥负荷,kgBOD/㎏MLSS; X———— 混合液污泥浓度,mg/L。
2. 沉淀时间
ts?H???; uu?4.6?104?X?1.26?4.6?104?3500?1.26?1.57m/s
设曝气池水深H = 5m,缓冲层高度? =0.5 m,沉淀时间为:
共 页 第 23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ts?H???0.32?5?0.5??1.33h?1.5h u1.573. 运行周期T 设排水时间td=0.5h,运行周期为
t?ta?ts?td?4?1.5?0.5?6h
每日周期数: N= 24/6=4 (2)反应池的容积及构造
1. 反应池容积 单池容积为 Vi?Q5000??1953.125m3 nN?0.32?2?4反应池总容积为 V?2Vi?2?1953.125?3906.25m3 式中:
N———— 周期数;
Vi———— 单池容积; V———— 总容积;
n ———— 池数,本设计中采用2个CASS池;
?———— 充水比。
2. CASS反应池的构造尺寸
CASS反应池为满足运行灵活和设备安装需要,设计为长方形,一端为进水区,另一端为出水区。如图3-4所示为CASS池构造。
图3-4 CASS池结构示意图
据资料,B:H=1~2,L:B=4~6,取B=10m,L=40 m。所以Vi=40×10×5=2000 m3
共 页 第 2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