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重庆市巴南区商业网点规划(2014-2020) (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18 本文由喇叭婲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亿元,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25.45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211.44亿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实际利用内资金额370.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98亿美元。进出口总值13.27亿美元。旅游人数1577万人次,旅游收入48.64亿元。

二、商业网点现状特点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要求,巴南区整合优势资源,发掘商贸流通发展特色,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产业,全区商业网点发展迅速,同时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商业网点建设全面展开,但大型骨干商业网点不足。完成原国有、集体企业产权改革,全面放开商业网点投资开发,实现商品交易市场管办分离,调动了各方面投资经营商业网点的积极性,形成了投资以社会资金为主,经营以个体私营为主的发展格局。但是,政策性投入较少,房地产商开发占主导,商业网点的经营培育受到较大限制,大型龙头商贸企业成长缓慢。

(二)网点总量快速增长,但分布结构不平衡。2013年,全区有各类商贸服务网点近3万个,营业面积300多万平方米,人均面积达到3平方米。其中,大型商品交易市场5个,大型零售商业网点15个。全区商业网点总体显现“两多、两少”特征:城区网点多,镇街总量少。2013年,城区商业网点面积约200万平方米,镇街网点总面积约100万平米。有不少镇街没有室内农贸市场,以街为市、以路为场、有市无场等情况仍然存在,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与场镇秩序整治。一般网点多,专业网

- 6 -

点少。现有和在建商业网点大多属缺乏明确经营定位的普通零售类网点,除农产品市场外,市场仓储物流类网点较少,特别缺少区域性专业市场、现代农产品流通、仓储物流配送、大型专业卖场和社区商业服务中心等功能性、必需性网点,现有商业网点的聚合辐射功能相对不足。

(三)设施规模不断增大,但功能不完善且档次较低。2013年,全区基本形成了以城区为龙头,镇街为纽带,村社为基础的流通市场网络体系。但是,城市商圈档次低,商业特色街发展滞后,大多数商业用房属房地产开发的附带配套房,符合商业技术标准的不多,普遍属商住不分、空间狭窄的临街卷帘门式散小商铺(底商),缺乏停车、环卫、排污、仓储等必备配套条件,既影响经营也影响居住。

(四)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但现代流通比重不高。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和专卖店、超市等新兴业态逐步成为发展趋势和新亮点,经营门类和业态逐步齐全,2013年连锁经营额达到75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但总体上传统零售业态仍占主体,现代流通和新兴业态明显不足,经营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

(五)网点管理逐步加强,但规范和综合监管力度不够。商业网点的规划设计、质量监督等管理逐步加强,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布局较为严格细致,但综合监管、经营培育力度不够:一是缺乏监管的专门法规、统一规划与协同机制,一般零售网点建设仍

- 7 -

处于随意状态;二是建、管、用脱节,多数开发商对卖出商铺的使用与培育关注较少,多是临时短期行为,二次招商形势较严峻;三是管理主体缺位,不少网点缺乏统一管理主体和协同行动,培育繁荣难度很大;四是综合监管和配套措施不够,网点内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不少网点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第二章 规划总则

一、规划目的与意义

(一)规划目的。本规划是巴南区充分利用重庆实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重庆市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战略机遇,以及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和打造长江上游“三都”的统一安排,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按照“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创新业态”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的发展方向,结合巴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从优化商贸发展资源的角度出发,确定巴南区商业网点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大战略举措以及实施保障手段,充分反映政府对商业网点发展和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商业网点规划发展重点,形成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对商业网点未来发展的共识和思路,以科学发展观进行宏观指导,调控网点建设,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促进商业网点合理布局,以便于集中力量,抓住重点,共同努力,使巴南商业网点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决策科学性,推动巴南区商贸流通产业

- 8 -

健康持续发展,以彰显其作为重庆都市核心区的地位和国家“城乡商贸统筹试点区”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二)规划意义。本规划作为《巴南区城乡总体规划》配套专项规划,是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调控指导巴南商业网点发展的主要依据。制定实施本规划的意义在于:一是通过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巴南形象,增加社会就业,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带动和吸引社会投资,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从而推动长江上游“三都”和商贸中心建设。二是通过规划引导和调整,解决目前商业网点档次较低、种类不全、结构不合理、缺少功能性网点、建用管脱节等问题,促进城市商业网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合理布局发展规划,突出招商引资发展重点,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提升招商引资项目的综合效益,实现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等多方面意愿的最大统一。四是通过制定规划,实现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商业网点发展的有效引导,以提高政府统筹调控的综合成效。

二、规划主要依据

1.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

2.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

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4.商务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

- 9 -

5.《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

6.《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的意见》(渝府发〔2013〕13号);

7.《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圈建设的意见》(渝府发〔2012〕64号);

8.《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网络零售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13〕42号);

9.《重庆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10.《重庆市商业委员会关于推进五大功能区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商委发〔2013〕41号);

11.《重庆市巴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巴南区城乡总体规划》;

13.《重庆市巴南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14.巴南区委、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巴南委发〔2014〕18号);

15.《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区商圈建设的实施意见》(巴南府发〔2012〕251号);

16.《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区餐饮住宿业发展的意见》(巴南府发〔2012〕260号);

17.《巴南区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年)》;

- 10 -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重庆市巴南区商业网点规划(2014-2020)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重庆市巴南区商业网点规划(2014-2020)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328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