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运动生理学教案 (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4 本文由流年开花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 ABO血型系统 2. ABO血型与输血 3. Rh血型系统

第二节 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一、成年人总血量:体重的7%——8%。约每公斤体重70——80毫升。 二、失血

一次失血﹤总血量的10%,对生理可无明显影响,失血可分别从组织液、血浆、红骨髓处补充;如超过30%,可出现血压降低,需及时输血补充血量。 三、运动项目

耐力性项目(长时间,强度较低):血量增加最为显著。变化亦最为显著。

第三节 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一)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生理特性:无核、双凹圆盘形、直径:6——9微米; 具有可塑变形性:可随血液流速和血管口径而改变形态

2.主要功能: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缓冲血液酸碱度 (二)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大强度运动后即刻:10%,运动后30分钟:5%) 1.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一次性运动中,红细胞数量的增加与运动强度正相关,主要受血浆相对或绝对的减少的影响。 2.长期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表现:红细胞数量绝对减少,红细胞比容绝对降低 原因:运动中红细胞破坏增多

生理意义:安静状态下降低血黏度,减少循环阻力,减少心脏负荷;运动状态下血液相对浓缩,保证血红蛋白量相应提高,为优秀运动员有氧工作机能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第四节 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11

一、血红蛋白的功能

1.概述: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其缩写为Hb,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每一血红蛋白分子由一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珠蛋白约占96%,血红素占4%,红细胞携带O2(氧)和CO2(二氧化碳)这一机能是靠红细胞内的Hb来完成的。 2.血红蛋白功能 ① 运输O2的作用

② 运输CO2和缓冲血液酸碱度的作用。 二、血红蛋白与运动训练 (一)对运动员血红蛋白正常值评定 (二)用Hb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

运动训练实践证明,以血红蛋白值高、波动小者为最佳。这种类型运动员能耐受大负荷运动训练,从事耐力性项目运动较好。而以血红蛋白值偏低波动小者为较差。

第五节 运动对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

第三章 循环机能

第一节 心脏的机能 一、心脏结构

主要机能:实现泵血功能的肌肉器官、内分泌器官 心脏的一般结构 (复习)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1.自动节律性

概念:心肌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产生兴奋、冲动的特性。 起搏点:窦房结,窦性心律

自律细胞—— 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能力的细胞,收缩功能已基本消失,如心内特殊传导系统的大部分细胞。

非自律细胞——如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主要功能是收缩与射血,又称工作细胞。只有在兴奋传来或受到刺激时才出现去极化过程。

12

窦性心律——由窦房结控制的心搏节律。潜在起搏点——其它部位的自律细胞自律性较低,受窦房结的控制,本身的自律性表现不出来,称为潜在起搏点。

异位起搏点——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可取代窦房结引发心房或心室的兴奋和收缩,这些起搏部位称为异位起搏点。 2.传导性

概念:心肌自身传导兴奋的能力。

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浦纤维→心室肌。 3.兴奋性

概念: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兴奋性分期:有效不应期(钠通道失活,绝对不接受刺激)→ 相对不应期(阈上刺激可接受,产生动作电位小,传导慢)→超常期(兴奋性高易受刺激) 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期前收缩——额外刺激引发的兴奋和收缩,发生在下一个心动周期的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亦称早搏。

代偿性间歇——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使随后来的窦房结兴奋失去作用,必须等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故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舒期,称为代偿性间歇。 4.收缩性

概念:心肌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收缩耦联,完成肌丝滑行的特性。 特点:1.对细胞外液的Ca2+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 2.“全或无”同步收缩 3.不发生强直收缩 三、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1.心动周期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与舒张一次。

2. 心率概念: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60——100次/分 ,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

3.心率实践意义:了解循环系统机能的简单易行指标。在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来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并用于运动员的自我监督或医务监督。 (二) 心脏的泵血过程

等容收缩期:动脉瓣和房室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可能变化,室内压急剧上升。约0.05s。

13

快速射血期:室内压超过动脉压,动脉瓣被推开,心室快速射血,历时约0.1s。 减慢射血期:心室内血液减少,收缩减弱,射血速度变慢。历时约0.15s。

等容舒张期:心室肌舒张,室内压下降,动脉瓣与房室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变,约0.07s。

快速充盈期:心室肌舒张,室内压继续下降,房室瓣开放,心房血液被“抽吸”快速流入心室,占总充盈量的2/3,约0.11s。

减慢充盈期:心室内血量增多,房室之间压差减小,血流速度减慢,约 0.22s。 (三)心音

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一般可以听到两个心音,分别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在某些健康儿童或青年人,有时可听到第三心音。

第一心音:心室开始收缩的标志,主要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造成。第一心音的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

第二心音:心室开始舒张的标志,主要由主动脉和肺动脉半月瓣关闭造成。第二心音的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

(四)心泵功能的评定 1.心输出量

概念: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① 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正常成年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约145ml(毫升),收缩末期容积约75ml,每搏输出量约70ml。 ② 心指数:以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③ 心输出量的测定

经典的费克氏法是从气体代谢率来计算单位时间经过肺循环的血液量来测定心输出量的。 2.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① 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每搏量↑→心输出量↑ 影响搏出量的因素:

前负荷——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心室肌的初长度。 后负荷——动脉压是心室收缩射血时所承受的后负荷。 ② 心肌收缩力

心肌收缩力↑→每搏量↑→射血分数↑→心室腔余血↓

14

③ 静脉回流量

心输出量持续增加的前提。 3.心脏做功

4.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心脏的泵血功能可以随着机体代谢率的增长而增加。 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增加而增长的能力。 影响因素:心率、搏出量 四、心电图

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心电图(ECG)。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它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一) 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描记及导联

1.肢体导联 2.加压肢体导联 3.心前区导联(胸导联) (二)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P波——表示左右心房兴奋除极时产生的电变化。

P-Q(P-R)间期?——指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程,表示心房除极化开始到心室除极化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Q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先后除兴奋极化所产生的电变化。

ST段——指从QRS波群终了到T波起点之间的与基线平齐的线段,表示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尚未开始,各部位之间无电位差。

Q-T间期——指从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程,表示心室开始兴奋除极化到全部复极化所需的时间。 (三)动态心电图 (四)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通过运动以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电图异常,借以诊断冠心病或判断受试者心脏功能的方法,称为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临床常用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有二阶梯双倍运动试验、跑台运动试验和功率自行车运动试验。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血管壁的基本组织结构:内皮、弹力纤维、平滑肌、胶原纤维

1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运动生理学教案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运动生理学教案 (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003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