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过渡料因方量少,不能逐层检查进行时,严格按监理人批准的施工参数施工,并加强现场监督,不允许出现漏压现象。
3.7.全强风化料填筑
1、全强风化料的填筑,必须在坝基处理及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填筑。全强风化料需剔除较大粒径的不合格料,土料填筑前,先对料场堆存粘土料的含水率进行检测,若含水量偏大,可在土料堆存场就地进行翻晒,直至含水率达到上坝要求为止;若含水量偏低时,可将土料在坝体填筑区内摊铺后,再由洒水车进行均匀洒水,加水后的土料采用推土机松土器深翻掺合均匀。
2、自卸汽车卸料时,采用“进占法”卸料,也可用“后退法”卸料,堆料高度不大于1.5m。填料的纵横坡部位,优先用台阶收坡法,碾压搭接长度不小于1.5m,如无条件时,接缝坡度不陡于1:3。
3、岸坡处不允许有倒坡,防止大径料集中,其2m范围内,用较细全强风化料填筑,而且先于坝体填筑料填筑,此处施工按小面积施工法铺筑压实。
4、在铺好一层全强风化料后,布点测量其压实前高程,以确定铺料厚度,铺料厚度满足方可填发测量合格证进行全强风化料碾压。
5、全强风化料碾压质量重在过程控制,重点监控碾压遍数、振幅、行驶速度、碾轮搭接宽度。碾压参数根据现场碾压实验确定,碾压方向一般平行于坝轴线,岸坡一般沿坡脚进行。碾压完成后,再按布点测量其高程,以控制压实厚度。碾压后的表面平整度按0~±10cm控制,若出现0~±30cm的不平整现象,重新推平表面进行铺压。
14
6、全强风化料压实后,按规范要求由工地试验室取样,取样次数不小于10000m3~100000m3一次,且每层必须检查边坡结合部,检查合格后,出具碾压合格证,并组织三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7、坝基全强风化料永久坡位置,每填筑3m厚进行测量放线,对坝坡进行修整,以保证边坡符合要求。
8、施工中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各级质量责任制。
9、全强风化料压实后,按施工规范规定,每填10000m3~100000m3取样1次。根据土工试验要求,采用环刀法或试坑法进行检测。碾压后取样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否则进行铺压,直至满足质量控制指标要求为止。
10、全强风化料中不允许夹杂粘土、草、木等有害物质。
11、全强风化料在装卸时特别注意避免分离,不允许从高坡向下卸料。 12、压实全强风化料的振动平碾行驶方向平行于坝轴线,靠岸边处可顺岸行驶。振动平碾难于碾及的地方,用小型振动碾或人工夯实,但其压实遍数按监理人指示作出调整。
13、岸边地形突变及坡度过陡而振动碾碾压不到的部位,适当修整地形使振动碾到位,局部可用振动板或振动夯压实。
14、全强风化料采取大面积铺筑,以减少接缝。
15、坝内安全监测仪器的单位埋设完成后,须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才可进行上部坝壳料的回填。
16、在接合的坡面上.应配合填筑的上升速度,将表面松土铲除至已压实合格的土层为止。坡面须经刨毛处理,并使含水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
15
内,然后才能继续铺填新土进行压实。
17、布置于坝体的临时运输道路,必须按照相应部位坝体填筑要求予以分层压实。否则应挖除,并重新碾压。
18、大大坝上游坡面遭受冲蚀、塌坡时,视破坏范围的大小进行回填、补齐。回填料应偏细,并采用薄层轻碾或人工夯实,但不得降低压实标准。回填区的坡面应超填20cm,以备削坡。
3.8.排水料填筑
1、排水体随坝体上升逐层填筑。
2、排水体采用大于5~40mm的碎石,要求石料质地坚硬。
3、排水料填筑的施工,将经挑选合格的石料运至每一填筑层上,沿着靠近岸坡的边缘堆成条带状,用推土机将其推至坝坡边缘,由测量配合定位,其外缘与设计坝坡线误差不超过±10cm。
3.9.特殊部位结合面处理 1、坝体与岸坡结合部填筑
坝体与岸坡接合部位包括坝体与原岸坡、坝体与心墙基座等,其接合部位填筑时,坝体上下游边坡部位填筑每上升2 层,采用反铲按照设计坡比进行坡面修整,保证坡面平顺整齐。
2、坝壳料与过渡料搭接处施工
过渡料与坝壳料填筑,总体遵循平起施工,即:三层过渡料(层厚28cm)与二层坝壳料(层厚80cm)平起施工,并在最后一层填平后进行骑缝碾压。
3、 坝体分区交界面处理
过渡料与反滤料交界面的处理 先铺反滤料,再铺过渡料,其交接面大
16
于10cm 的分离石料予以清除。
4、临时断面边坡的处理
对临时断面边坡采用台阶收坡法施工,后续回填时采用反铲对相应填筑层的台阶松散料挖除及修整、清除污染不合格料,待该层铺料碾压时,可进行搭接碾压,从而保证交接面的碾压质量。
5、上坝路与坝体结合部
坝区内采用坝体相同料区的石料进行分层填筑,填筑质量按相同区料的填筑要求控制。当坝体填筑上升覆盖该路段时,路两侧的松渣采用反铲分层挖除至相应填筑层,一起平料骑缝碾压。 坝区外侧路段与坝体接触部位,待该路段完成运输任务后,再采用反铲挖除,并清理松渣、整理。
6、坝内斜坡道路
随着坝体临时断面上升,坝内上、下游形成临时斜坡运输道路。坝内斜坡道路按纵坡10~15%设置。道路填筑料采用相同坝区的土料,填筑质量按同品种料要求进行铺料和碾压。当坝体填筑上升覆盖坝内临时斜坡道时,采用反铲将斜坡道路两侧的松散石料挖除到同一层面上,与该层填筑料同时碾压。
7、坝体填筑横向搭接接缝的处理
根据其他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经验,坝体搭接坡比采用1:3,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心墙、过渡层及坝壳料的搭接。在先期坝体填筑过程中,坝壳料、过渡料及沥青混凝土心墙料分层铺筑时形成1:3的“人造边坡”,后期坝体铺筑时,由1.2m3反铲沿坡脚处将先期所填筑的坝壳料1.0m范围内未压实区重新摊铺,并削成1:2的边坡,形成1.0m宽的预留台阶,上层坝料
17
铺填时,将下层碾压面露出,台阶预留明显、整齐,随后期坝壳料填筑一并进行,并采用骑缝碾压,以确保接坡处碾压质量。
3.10.干砌石护坡的施工 1、干砌石护坡的施工方法
砌石体的石料采用工程开挖利用料及料场生产的石料,在堆石料中选取合格的块石作为干砌石材料。块石材料由自卸汽车直接从料场运至施工工作面。块石要求材质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其块状大小及块石的容重和湿抗压强度要满足设计要求。
干砌块石砌筑时必须挂线施工,砌体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砌体应咬扣紧密、错缝砌筑、垫塞稳定、表面平整,并用大块石封边,严禁出现通缝、叠砌、浮塞和松动现象,施工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
2、干砌石护坡的施工质量控制
(1).外观检查:砌体砌筑面的平整度和石缝大小、石块嵌紧的紧密度、沉降缝贯通等的外观质量进行控制。
(2).料石和毛石砌筑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应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
⑶.干砌石坡面平整度控制,由测量人员每2m高差进行放样检查,并且在坡面搭设木制样架,挂线控制坡面的平整度,确保干砌石坡面的外观质量。
3.11.沥青心墙施工
沥青心墙施工详见《海南抽水蓄能电站土建主体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方案》。
18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大坝填筑施工方案 (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