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仁人志士出资和筹金编志刻碑建坊修葺大槐树遗址的信念。
清末,洪洞贾村的景大启在山东曹州为官时,就遇到不少官吏和平民,对他这个洪洞人格外亲切,像亲人一样款待他。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洪洞是我们的老家”,昔日“从大槐树老鸹窝下迁来”,并拿出家谱让他看。这大大地激发了他的种族之情,遂与在山东长山县为官的洪洞老乡刘子林相商筹建古大槐树遗迹,并筹得390两纹银,寄回洪洞,托人修建。民国三年(1914年),洪洞熟堡人贺柏寿从河南杞县告老还乡,说他在豫也遇到同样的情况,使他深为感动,他也募集了300余吊钱,投入大槐树的修建工程。俗话说:“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何况这三人非一般之人,堪称三贤,又拿出这么多银两,所以很快也就把大槐树遗迹修葺一新,经幢、石塔、长廊、木坊、茶亭,均重现神采,新增刻的石碑和碑亭也在古大槐树旧址上兴建起来了。民国十八年至二十一年(1929-1932年)间,在任洪洞知事的代县人柳蓉以及柴汝桢等人的热心倡导和直接参与下,编辑、整理、印制了《古大槐树志》与《增广山西洪洞古大槐树志》,与此同时,又出现了一系列碑记、志序等美文,而出类拔萃者,当推《增广山西洪洞古大槐树志序》。
这篇序言,不但全面地记载了大槐树移民的历史及后人思乡念祖之情,大槐树的历史文化价值、民族凝聚力、感召力,“御灾捍患之功”,而且文采横溢,跃然纸上,揭示了大槐树遗址的审美功能,使之人性化、史化、诗化了。
坦言之,我们叙古论史,钩沉往事,靠的大都是前人的文字,我们弘扬历史文化,也应当宣扬为历史文化作出贡献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在宣扬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时,也把为保护洪洞大槐树胜迹作出贡献的古人的事迹甚至美文予以介绍,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今人不但应当宣扬他们,而且应当效仿他们,在修葺这一古迹和弘扬这一历史文化上做出无愧于前人的新贡献。
百鸟朝槐 神奇一幕
从1991年起,洪洞县委、县政府已经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时间定于每年公历4月1日至10日,主祭日是4月5日清明节。仪程为:(1)全体肃立,鸣炮,奏大槐树寻根祭祖乐;(2)介绍参加主祭仪式的领导和来宾;(3)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问我祖先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7)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