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必欲修此,则须尽量做到自然舒适,不可勉强图效。且闭气一转须略去,导气亦当审慎从事为要。
附录:
傅金铨《真传易筋经序》(同尘供稿)
顺施则凡,逆施则道,亘古及今,万仙万佛不能外此而别有造化。顺逆者阴阳也,阴阳交而万物生,阴阳隔而天地否,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理之在天下,荐紳先生或有能言之者。
概自释迦把断要津,金钵盂遂沉海底。释部谈空,真机罕露。彼只知权顿渐三法,不知精气神三宝。人皆知三教一源,又孰知三教一法乎?祖祖相传,同是这个。惟此圣神功用,运之于内则成道,运之于外则成力;运之于求嗣则中的,运之于御女则无敌。祖师慈悲,但愿举世尽成仙佛,读者其知所轻重矣。吾闻有道之士,神威慑人,揭地掀天,排山倒海,叱逐风雷,斡旋造化,意之所至无不披靡,力云乎者小矣!是书无刻本,传写甚讹,兹得黄舆山人秘本,用校鲁鱼,付梓公世。
大清道光三年岁次癸未花朝日,济一道人傅金铨题于合阳丹室
张义尚先生《真传易筋经》(残篇)
大江东按:“九转呼吸法”,是张义尚先生所著“蜀中黄氏《真传易筋经》”的一部分。查张义尚先生《真传易筋经》原刊载在浙江《气功》杂志1995年6-9期中。另查在浙江《气功》杂志1998年1-3期尚有《真传易筋经补编》。“雄霸”先生已经转发了大部分,因本人手中资料不足,不能补上欠缺,希望有以上诸期杂志的朋友烦劳发上来!
今天,我翻了一通,找到浙江《气功》杂志1995年6期,有张义尚先生的《<真传易筋经>介绍--兼论修道从何下手=,现打字输入发上来,希望其余部分道友若有空找到也发上来,补充完整,以飨同好!同尘先生是否也作下补充或提供资料!《真传易筋经》介绍
--兼论修道从何下手张义尚
修道因层次高低、功法深浅而有千差万别。道家的人元金丹,是命功的极致;佛家的明心见性,是性功之高标。笔者此前曾发表多篇略述道家《金丹真传》同类阴阳的真象,乃从高处着眼而谈修持的内涵和理论的。但高级功法非一般人所能践履,则有志修身者是否就此知难而退呢?我以为作学问应当从高处着眼,同时也应从低处着手!即所谓“低处修时高处到”。所以锻炼形气的功法也应重视。
同一“炼形”之道,内容有高低精粗之分。低层次者,大都偏重在外形之动作变化,如《道藏》所载古传各种导引法,外家拳术及学校中一般体育运动锻炼皆是。其次较高者,大都已注重形气结合,内外并炼,如内家功夫中之太极、形意、八卦、大成等拳术,蜀中《真传易筋经》、《五禽戏》等亦属之。又如蜀东金家真传之开合功,动作只有两个,以统摄阴阳、开合、吞吐、浮沉、进退、起落,既是养生益智之高功,又为武术技击之神功。尽管目前大气功师层出不穷,功法也五花八门,但论炼形功夫,实无有精简高妙能过之于“开合功”者。不过此功非明师口传亲授而又勤学苦练者不能登堂入室。又有所谓“自发动功”者,乃神入渺冥、静极而动之产物。道家南宫派有此方法,但古代祖师对此褒贬不一。笔者以为此法出于自然,用之得当也可补“炼形”之不足;若认为奇特,唯此独尊者则过矣。若以佛家秘宗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黄氏真传易筋经及补遗篇(9)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