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而柔和,呼吸也很短促时,也可在上举时即有两个三个呼吸,甚至完全不管呼吸,如练太极拳一样。两手左右分开下落时也一样。但在上举之初必是吸气,上举完成之时,必是吸气之终。至于两手分左右下落之初,必是呼气,落至平肩之时,必是呼气之终。余可仿知。
又按:道家的导引、佛密的金刚拳,都是着眼于形气的锻炼,在一个高级功法的整个进程中,动静各有其宜。是依功法本身的需要而决定的。故动功不比静功,一般都是依师而修,何时当修?要怎样修?都要靠师傅指示。不当修而修或修而不得法,都易出故障;若当修而不修,则功夫难以进步。需知动功的重要性,根据密宗经典和上师传授以及历代祖师传记,有专修金刚拳而即于座上解脱,肉身虹化而入涅槃的,在内家武术中,也有技近乎道的说法。也有由武入道以致成道的传说(如金道人)。不过静功是无为心法,多赖自悟,动功是有为法门,专赖师传。若不遇明师,怎么办呢?个人的看法:除本功外,太极拳(以杨吴两式为优)可当首选,若图精简扼要,金家功夫的开合功法,是大可值得利用的。但也都离不了得有明师的言传身教。故紫阳真人曰:“始于有作无人见(看似简单平常,多不注意),及至无为众始知(功能出现,方感神奇),但见‘无为’为要妙,孰知‘有作’是根基。”
3.善后除障法
不拘练动功或练静功,每一趟功毕之后,须更明了忆念自己不是庸俗渺小之躯,明确认识真我,并明确真我的价值和责任,精进以赴。
收功,不是教你休息、散乱、放荡和胡思乱想。而是要你明明白白做人,清清楚楚过活,努力实行你所应当去做的一切。也就是把行动与生活打成一片。儒家说:“吾日三省吾身”,也是这个意思,但还不够!这是本法与其他一切小术、小法、小道不同的分界线所在。
若见时间不断推移,空间不断显现诸法,遂忘失真我,随缘妄行,皆是障碍,必须除之!方能善后。
除障之法:第一,是常观自在,不昧真我。如上已说;第二,是明我本体无欠无余,一切含灵、非灵(包括所有动、植、矿)也无欠无余,和我一样,平等平等;第三,是随时体查身内身外所有一切信息,善则守之行之,恶则去之忘之;第四,是彻底明了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平常、平常!如是如是;第五,是要随时存心光明磊落,不为己私。宽以待人,严以责己,谦虚谨慎,助人为乐。人之有善,若己有之,人有恶念恶行,当怜悯之,多方潜移默化之。
二、静功修炼法
动功与静功,一阳一阴,犹如太极之两仪,阳之与阴,各有妙用,各有所宜,可以专修动功或静功,也可以二者合修,以一功为主,另一功为辅或二者平衡。大抵动静合修者,早起宜先静后动,夜功宜先动后静,都是直接相连,在前者先修前行预备法,动、静都是正行,正行修毕,方接修善后除障法殿后,这是一般的配合次序。但也有例外,当因应取舍之。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黄氏真传易筋经及补遗篇(1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