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文地理学(赵荣第二版)》各章复习重点笔记(1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4-05 本文由一切无所谓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

(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5)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6)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较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7)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带家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

(8)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 拉文斯坦推论道: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也就是说,迁移的距离越长,移民的数量就越少。

13.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1)流向的特点: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大多是由穷国向富国迁移,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欧美发达国家迁移人口是国际人口迁移的普遍现象。②由低收入国到高收入国,如美国、西欧。

(2)人口结构特征:中青年、单身、男性为主,近年女性比重上升。

14.人口迁移的机制

(1)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

(2)解释迁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机动变化产生的因素。

(3)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也能引起大规模移民。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也能引起迁移潮流。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15.流动人口趋势和特点

(1)趋势:①流动规模越来越大;②流动半径越来越大;③流动高峰提前,外出时间延长;④外出民工以劳动力为主,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⑤流动方式以连锁方式为主。

(2)原因分析:①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行;②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民对改变自己身份的渴望是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③国内新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和重心转移是客观因素;④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剩余是流动人口产生的内在因素;⑤农村基层组织的失控及城乡收入差距的拉长是直接原因。

16.民俗的分类

(1)物质民俗:包括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生产民俗、交通运输民俗等;

(2)社会民俗:包括节日民俗、岁时民俗;

(3)礼仪民俗: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姻礼仪、丧葬礼仪;

(4)精神民俗:包括巫术及其民俗、宗教、信仰民俗、民间禁忌;

(5)口承语言民俗:包括民间文学传承(神话、故事、歌谣、叙事诗、言语等)、民间艺术传承等。

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区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论述题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人文地理学(赵荣第二版)》各章复习重点笔记(1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人文地理学(赵荣第二版)》各章复习重点笔记(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7838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