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进行改革,以进一步发挥审计师在促进金融稳定中的作用。绿皮书在审计师的作用和独立性、采用国际审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审计市场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中小企业审计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2011年2月,欧盟公布了反馈意见分析报告,大多数反馈者支持采用国际审计准则,但在采用方式上仍然存在分歧。2011年11月,欧盟将正式就此问题阐明立场。
(3)美国历程;2002年7月,美国颁布了萨班斯法案,规定由新成立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负责制定适用于公众公司的审计准则。
2010年,PCAOB发布了8项审计准则,在审计模型、审计的理念和思路方面与国际审计准则的风险审计准则保持一致。
目前,PCAOB尚没有明确的国际趋同立场。从PCAOB领导的讲话分析,PCAOB并没有将审计准则国际趋同作为最重要的目标,相反,PCAOB更多关注美国国内的法制环境和执业质量问题。
PACOB和IAASB两者在工作重点和项目安排上异步。PCAOB目前的工作重点仍是修订或制定审计准则,以解决PCAOB监管当中发现的执业质量问题。IAASB在完成明晰项目后,工作重点已经转向财务报表审计以外的其他业务准则,包括审阅、温室气体排放鉴证、模拟财务信息鉴证等。随着PCAOB自行制定的准则越来越多,美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有可能增多。
(二)国内背景;现行审计准则体系2005年,中注协制定了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现行审计准则体系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首次与国际审计准则实现趋同包括48个准则项目,修订审计准则的必要性,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适应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需要,适应新兴审计实务的需要。 二、审计准则修订的总体情况 (一)修订原则
6
1、保持与国际审计准则持续全面趋同项目:实现一一对应内容:充分采用国际审计准则所有的基本 原则和核心程序。
2、科学和透明的准则制定机制修订工作在审计准则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实行项目负责制,建立了严格的项目质量控制制度。研究准备、起草初稿、论证修改、征求意见。
3、增强审计准则适应多元主体的需要采用同一套审计准则:不但能够审计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而且能够审计按照其他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不但能够审计企业财务报表,而且能够审计公共部门实体财务报表不但能够审计通用目的财务报表,而且能够审计特殊目的财务报表。 (二)修订范围 1、准则项目:
国际审计准则 现行准则 修订后的准则 37 33 37+1=38 2、修订要点
对全部准则按照新体例进行改写,提高准则明晰度对16项准则的内容进行实质性修订,并制定1项新的准则。 (三)生效日期
新审计准则将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四)审计准则体系的新体例
国际审计准则 中国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
引言
审计准则
目标 定义 要求
7
应用及其他解释性资料------应用指南 1、审计准则
总则:准则的制定目的、适用范围、规范内容、本准则与其他准则的关系定义:解释准则中包含的术语。目标:明确界定注册会计师执行该准则应实现的目标。要求:规定注册会计师为实现目标应遵守的要求。附则:说明准则的施行日期 2、应用指南
为每一项审计准则配套制定了相应的应用指南。应用指南不构成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应用指南对于恰当理解和运用准则必不可少,应用指南将与准则一同发布,需要注册会计师与准则一并执行。 (五)新审计准则体系的主要特点
1、提高准则理解和执行的一致性科学设定审计工作目标:每项准则都单设一章“目标”,明确提出注册会计师执行该准则时应实现的目标明确审计工作要求:每项准则中都单设一章“要求”,“要求”是注册会计师实现目标的规定动作,统一以“注册会计师应当”表述。整套审计准则共有586条要求。重塑结构: 审计准则:12万字应用指南:32万字
2、全面体现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主线2006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建立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框架本次修订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全面彻底地贯彻到整套审计准则中关联方、会计估计、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等准则
3、增强识别和应对舞弊风险的有效性对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报告舞弊的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对注册会计师如何履行这一职责提供更加详细的指导特别是关联方、会计估计和公允价值、集团审计等舞弊高发领域对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报告舞弊的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对注册会计师如何履行这一职责提供更加详细的指导特别是关联方、会计估计和公允价值、集团审计等舞弊高发领域。
4、加强与治理层的有效沟通治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在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求注册会计师和治理层进行有
8
效的双向沟通新制定的准则: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
5、增强对小型企业审计的相关性(1)小型企业审计问题影响小型企业审计的问题,有选择地采用审计准则成本效益对强制性。审计的豁免对公众利益的影响推行统一审计准则的原因“审计就是审计”审计准则具有普遍适用性如何考虑小型企业审计特点在应用指南中,增加更具操作性的指导出台中小企业审计指南出台不同于审计准则的鉴证准则。(2)新审计准则体系对小型企业审计的处理取消了现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21号——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代之以在每项应用指南中增加 “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特殊考虑”部分。 三、新审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一)基本要求和责任
1、第1101号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引入“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概念引入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强调“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含义: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告的标准。通用目的编制基础,是指用以满足广大财务报表使用者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主要是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特殊目的编制基础,是指用以满足财务报表特定使用者对财务信息需求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包括计税核算基础、监管机构的报告要求和合同的约定等。 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含义:法律法规要求采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或者管理层和治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的适合被审计单位性质和财务报表目标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会计主体类型不同,采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可能不同。同一会计主体,为了满足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财务信息需求,采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也可能不同。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审计准则的影响:“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在审计准则中是一个基础性概念。不同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编制财务报表的要求不同,相应地,审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需要考虑的事项、实施的程序以及发表审计意见的形式等方面的要求也存在一些差异。
9
通用目的审计和特殊目的审计:都需要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但是对于特殊目的审计,注册会计师还需要作出许多特殊考虑。例如,需要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说明财务报表的编制目的和适用范围。
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认可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责任,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构成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
2、第1152号审计准则——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该准则把原来散见于其他审计准则中的有关沟通内部控制缺陷的规定集中到一个准则中,并予以拓展。引入新术语: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在下列任一情况下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1)某项控制的设计、执行或运行不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报;(2)缺少用以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报的必要控制。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足够重要从而值得治理层关注的内部控制的一个缺陷或多个缺陷的组合。
要求注册会计师确定是否识别出一个或多个内部控制缺陷,以及该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是否构成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要求注册会计师以书面形式及时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书面沟通文件的内容:对控制缺陷的描述以及对其潜在影响的解释使治理层和管理层能够了解沟通背景的充分信息,如审计的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发表意见,通报仅限于已发现的缺陷等。 (二)风险评估和应对
1、第1221号审计准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现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拆分为两个准则:第1221号和第1251号。第1221号准则主要规范如何确定重要性。
10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新审计准则体系讲解 - 刘霄仑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