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0kV变电站:近中期共建成6座110kV变电站,其中扩容改造5座现状110kV变电站,新建1座110kV变电站;远期共建成16座110kV变电站,保留原110kV变电站6座,新建10座110kV变电站。110kV电网总装机容量2010年达到1345MVA,容载比2.27;2020年达到2075MVA,容载比2.09
0kV电网逐步形成双电源双环网结构。
一百一十四条 电网规划
1)220kV电网规划
0kV电网规划地总要求是:网架结构强、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功能明确、交换容量大、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适应吉安电网发展需要。
2)110kV电网规划
分考虑利用现有110kV网络并照顾电网的发展,采用分区、分片组网的方式,既相互联络又相对独立地组建110kV城市电网,建成接线简单、运行灵活
全可靠地110kV输配电网络。
一百一十五条 高压走廊控制
回或双回共杆500kV高压走廊按60m宽度绿化带设置,单回或双回共杆220kV高压走廊按45m宽度绿化带设置,单回或双回共杆110kV高压走廊按30
度绿化带设置。
四节 电信工程规划
一百一十六条 邮政规划
划建设邮件转运中心,保留现状邮政支局,扩建邮政服务网点。完善信报箱建设。
一百一十七条 电信规划
1)规划至2010年,固定电话用户40万线,主线普及率达到65%;移动电话用户31.8万线,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60%;规划至2020年,固定电话用户58
线,主线普及率达到80%;移动电话用户65.7万线,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90%。
2)规划加快建设完善包括基础传播网、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多媒体以及智能网、支撑网在内地现代通信网络体系,实现网络的宽带化、综合化。
3)电信电缆应在人行道下地埋敷设,均采用地下电信电缆管块敷设,在城市各干道上建设多孔电信管道,实现主干电信线路全面地下化、光缆化。
一百一十八条 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划至2010年,线电视用户12.1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规划至2020年,有线电视用户20.9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有线电视线路与
信电缆同侧敷设。
划全面改造升级现有广电网,建成以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为主的宽带双向交互式网络,逐步实现全数字化信息传输和交换。 保留现状广电中心,作为总前端
数据交换中心; 保留位于各街道的有线电视分前端,逐步改造为广电分中心(分前端和数据分配中心)。
五节 燃气工程规划
一百一十九条 气源规划及用气量预测
1)近期采用液化天然气气源;远期采用管道天然气气源,天然气气源由外部接入,液化石油气主要供应管道无法覆盖的城市边缘地区。
2)规划近期至2010年,年用气量为:2211万 年;高峰小时用气量为:9872 。远期年用气量为:5258万 年;高峰小时用气量为23480 。
一百二十条 燃气设施规划
期扩建河西片区LNG气化站,在河南片区建设第二座LNG气化站,并连通两个区的天然气管网输配系统,实现两个气源点供气。远期在河西片区建设一
然气门站,在河东片区、河南片区分别建设一座天然气储配站。
一百二十一条 燃气管网规划
网的布置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 贯彻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尽量避开市内繁华干道,靠近用户,减少管道的穿、
越工程。充分利用原有管道,采用采用中压A、中压B、低压三级系统。
江和禾水将吉安市中心城区分成三大板块(即河西片区、河东片区、河南片区),远期管网要连成一个整体,逐步成环。
十六章 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
一百二十二条 城区生态保护规划
保护山体生态植被
保护“山、水、田、城”的景观格局
保护并完善水生态系统
一百二十三条 城区生态建设规划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塑造城市滨水景观体系
合理布局城市产业
一百二十四条 城区环境保护目标
1)大气环境
市环境空气在2010年稳定控制在二级标准以内。2020年空气质量稳定在二级以上水平,各污染物指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自然风景区和森林公园的空气
稳定在一级水平,各污染物含量极低,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
2)水环境
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划吉安市中心城区深层地下水水质规划期末达Ⅲ类标准,达标率95%以上;
面水水质依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010年通过综合整治,使干流水质达到三级以上标准,主要支流水质达到四级以上标准,恢复水体自净功能
步达到水体生态的良性循环;2020年各主要河流水质稳定在三级以上水平,部分河流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0%
3)声环境
市区域环境噪声<52dB,城市内噪声达标区域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一百二十五条 城区环境保护措施
1)水环境治理
在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和保护水源设施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它废弃物;禁止从事水面种植、
禽畜和网箱养殖活动。
在二级水源保护区内,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原有排污口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以保证保护区内水质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要
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水零排放。
实施和加强所有流域的综合管理:建立统一流域管理机构,加强流域保护政策、规定制度及流域保护的执法力度;制定合理全面监测计划,准确评估污染
及污染物量,有的放矢制定长期污染防治计划,并保证计划实施。
生态修复:运用植物和微生物处理被污染的水体。
2)大气环境治理
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发展天然气,应用太阳能等少污染或无污染能源;对现有工业结构进行改造,以高新技术、低污染为主;餐饮业安装油烟净化设备。
加大工业废气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加快现有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进程,加快淘汰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
实施城市有毒有害气体排放专项整治行动,在城市建成区合理划定燃煤禁燃区和有毒有害气体禁排区,实现城市中心区有毒有害气体“零排放”。
通过技术或行政手段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能好的树种,结合城市绿化规划,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根据吉安中心城区主要风向,应限制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入北部工业园区。取消北部工业园三类工业用地,改为一、二类工业用地。现有企业暂时保留
待今后关停转并,不再扩大规模,也不再布设新的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以保护相邻的庐陵文化园及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
3)声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对工业项目的环境质量评价,有效治理和控制噪声源。严格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布局要求,建设高科技企业,控制噪声源;对已有企业,尽可能使厂内
源远离厂界,保证厂界噪声达标,对现有企业超标的限期整改;新兴企业合理布局避免噪声互相影响;严格按环境功能区划审批新建企业。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交通流畅;加强对流动噪声声源管理,禁用高音喇叭;控制摩托车发展,对噪声超标车辆分期分批淘汰;提高道路两侧绿化率
证防护林宽度。
对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加强管理监督,通过经济手段制约、技术手段,利用吸声降噪等方法把噪声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一百二十六条 环卫设施规划目标
期目标:逐步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机动车道路机扫率达到40%以上;城市垃圾清运率达到8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初步建立资源回收系
,初步实行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分类处理,城市垃圾分类率达到20%;加大公厕改造建设力度,水冲率到100%,二类以上的公厕达到10%,实现
排放管道化。
期目标: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机动车道路机扫率达到60%以上;城市垃圾清运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完善资源回收系统,实行城市垃
分类收集、运输和分类处理,城市垃圾分类率达到80%,资源利用率达15%;公厕水冲率达到100%,二类以上公厕到达60%,粪便排放管道化,粪渣处
害化。
一百二十七条 环卫设施规划措施
1)规划逐步实施垃圾袋装化收集,垃圾收集点的垃圾容器要密闭,实现垃圾分类收集。
2)取消现状占用马路的露天垃圾收集容器。有步骤地建设垃圾转运站。大型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居住区内有自设垃圾转运站。
3)医院、屠宰场、涉外宾馆、生物制品厂产生的垃圾严禁混入生活垃圾中,必须使用专门容器进行收集,由环卫部门运往了垃圾场进行焚烧处理。
4)大力发展环卫车辆。规划以小型机动车辆逐步代替现状人力板车收集垃圾,增设各种类型的垃圾运输车辆。实现垃圾收集、转运机械化、密闭化。
5)规划吉安市人均垃圾量1.20公斤/日,远期吉安市规划垃圾量876吨/日。2010年前完善樟山垃圾处理场的配套设施;新建一处粪便无害化处理场;继
成樟山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心。2010年后完成现樟山垃圾处理场的封场工作;在河西片区远离中心城区、远离赣江的尧塘新建一处垃圾处理场,设计平均垃
进场量为500吨/每日;在河东片区市郊社山建一处垃圾处理场,设计平均垃圾进场量为300吨/每日;在河南片区距城区17公里处的梅塘乡裴家村新建一
圾处理场,设计平均垃圾进场量为200吨/每日。
十七章 综合防灾及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一百二十八条 防洪规划
1)防洪标准
据国标《防洪标准》(GB50201-94)中有关条文规定,吉安市中心城区防洪标准为抵御100年一遇的洪水。
2)治涝标准
据涝区的具体情况及有关规范,确定排涝设计标准为十年一遇,具体操作按一日暴雨排出计算。另外根据上级要求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以五年一遇
历时暴雨进行检验,并取最大值作为设计的成果。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评审稿公示 - 图文 (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