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条 城镇等级结构
安市城镇等级层次体系由市域主次中心城市、县域主次中心城市、重点建制镇和一般建制镇组成的四级六类城镇体系网络。
一)市域中心城市:吉安,市域副中心城市泰和、井冈山。
二)县域中心城市:县城,县域副中心城市为发展基础良好的原县城所在地城镇组成。
三)重点建制镇。
四)一般建制镇。
十二条 城镇规模结构
划期内乡镇应进一步整合撤并,城镇发展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城镇发展要重在质量、规模和效益。
安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表
镇规模 2005年 近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量 城镇人口 城镇名称 数量 城镇人口 城镇名称 数量 城镇人口 城镇名称
0万人 1 68-73 吉安中心城(其中敦厚15-18万))
-50万人 1 32.53 吉安中心城(吉州、青原) 1 50-52 吉安中心城(其中敦厚10万) 2 40-43 泰和、吉水
-20万人 2 30-32 泰和、吉水 5 78-82 新干、永丰、永新、遂川、安福
-15万人 2 22.50 泰和、吉水 3 32-33 新干、永丰、永新 0
10万人 7 49.87 新干、永丰、遂州、吉安、永新、万安、安福 3 26-28 遂川、安福万安 3 18-20 井冈山、万安峡江
5万人 2 5.07 峡江、井冈山(包括茨坪、夏坪) 4 12-14 井冈山、峡江龙市、巴邱 3 9-10 龙市、巴邱、八都
2万人 4 7.06 巴邱、龙市、浒坑、洲湖 6 8-9 八都、七琴、浒坑、藤田、洲湖等 16 18-20 永阳、万福、固江、阜田、白沙、禾市、螺溪、马市、七琴、
、浒坑、洲湖、雩田、值夏等
万人 96 29.80 八都、藤田、文竹、值夏等 约80 26-27 固江、盘谷等 约70 22-25 固江、盘谷等
112 146.83 100 184-194 100 255-265
:规划中心城指吉州、青原城区和吉安县敦厚城区。
十三条 职能结构规划
西省吉安市域城镇职能规划表
称 城 市 性 质 城市职能建设重点
安市 赣中南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贸服务中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发展电子、食品、医药产业;以市场建设为重点
力发展商贸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和赣中南物流中心;发挥名城优势,弘扬庐陵文化,创建滨江生态城;突出井冈山门户功能,
现代旅游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能源流和金融流优势,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凝聚力和辐射力。
安县(敦厚) 吉安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医药、食品、高新技术和物流为主的产业基地。 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积极主动融入中心城区
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建设园林城市为目标,全面提高城市质量和管理水平。
和 吉泰盆地的副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以食品加工、水泥生产为特色的工业城市。 强化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和建材业制造业等
分发挥井冈山旅游集散地功能,促进“大井冈山”,旅游业发展;完善社会服务设施,加大教育投入,加强金融、保险、商业等服务业发展,强化大吉安的
心作用。
冈山 全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生态旅游城市。 绿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弘扬井冈精神,建设融革命传统教育、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旅游、会务中心
力培养食品加工、旅游工艺品制造业,发展旅游相关产品的深度加工;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完善景区及对外交通网络,繁荣第三产业
挥旅游服务中心作用。
水 中心城市群的北部门户,工贸型的滨江生态城。 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提升食品、轻工、林化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教育、卫生保健
代服务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滨江绿化建设,提升吉水城市综合功能。
干 以盐业、机电工业为基础,以青铜王国和红桔之乡著称的滨江花园城市。 发挥邻近南昌和新余的区位优势,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重点培植食品、
、建材玻璃、盐和盐化工等支柱产业,并逐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市场网络建设,繁荣商贸流通业,重点发展以商墓文物为主的旅游业;提高城市竞
,美化环境,建造滨江花园城市。
江 以玉笥山为品牌,以赣江风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生态休闲城市和赣江水利枢纽。 提升工业整体素质,重点发展食品、药化、建材和现代物流业;以
山生态旅游为龙头,弘扬地方文化,加快繁荣第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加快发展的环境基础。
丰 以绿色食品和制药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园林城市。 加快发展制药、食品、林化等支柱产业,扩大市场份额;弘扬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
科技教育事业,促进信息化进程;美化城市环境,建设园林城市。
川 以发展加工工业为主导,以商贸流通和红色旅游服务为重点的生态城市。 以企业集团为龙头,大力发展建材、食品、医药、家具及羽绒服装业;利用
优势,发展商贸流通,积极培育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美化城市环境,建设园林生态城。
安 赣江水利枢纽、能源基地和山水旅游城市。 做强水电、水产品、机械和化工等优势行业;以市场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发展旅游、信息、中介、社区
等新兴行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绿化城市环境,构建山水旅游城。
福 以农林产品加工为主的工贸城市和武功山旅游服务中心。 优化产业结构,建设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矿产五大工业体系;依托武功山和孔庙等
资源,融入“井冈”旅游圈,并为吉安西部的旅游开发做好后勤服务;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新 赣湘边境红色底蕴深厚的工贸型生态旅游城市。 壮大药化、机电、电子、建材、化工、食品、旅游、陶瓷等优势工业;发展红色旅游,加快专业市
设,大力开拓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环境,建设生态旅游城。
市 以陶瓷生产为主的旅游城、井冈景区北部的服务中心。
邱 赣江水利枢纽和生态旅游城。
十四条 空间结构规划
空间布局规划为纽带,实施城镇化战略意图,增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机制。以产业空间布局为基础组织城镇空间结构,以城镇空间规划引导经济要素
理配置和经济运行环境的全面改善。构筑“三心”(中心城区、泰和、井冈山)和“一带”(京九沿线城镇发展带)点轴聚合发展总体空间格局,整体形成“一
带双极、主轴贯南北、次轴振两翼”的“蝶形”城镇主体架构。
四节 市域交通规划
十五条 铁路网络规划
京九铁路为“一纵”,以泰井铁路及其东西延伸线——吉(安)衡(阳)、吉(安)南(丰)铁路为“一横”和分文铁路为支线,构筑以京九铁路为主骨架、“
一横一支线”的网络布局,确立赣中南铁路枢纽地位。完成京九铁路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
十六条 公路网络规划
南北向的大(庆)广(州)高速、樟(树)吉(安)高速公路和东西向的泉(州)南(宁)高速、泰(和)井(冈山)高速和吉(安)东(馆)高速公路
“两纵三横”高速公路骨架,建设中心城区环城高速公路,成为全省高速公路的重要枢纽。配套建设高速公路出口通道,形成东西南北七个出口,均由高速
与外部区域保持快速联系。围绕高速公路骨架,构筑由国道、省道和绕城高速公路构成的“四纵三横加二环”的市域内部公路干道网络。提升公路等级,提
路通达范围。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为主干线,县乡道为支线,干支相连,城乡通达,快捷便利的公路网络。县(市)城区半小时路程上高速
心城区1小时到达全市域范围内的主要城镇。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一环为快速路,105国道新干——泰和段和吉安——宜春公路按一级公路标准改造建设,
、“四纵三横”公路主干道及连接线、其它主要旅游公路按二级以上公路标准改造建设,县、乡公路按三级油路标准进行完善建设,农村公路网基本达四级
标准。
十七条 内河航运网络规划
赣江航道吉安段进行综合整治,建设峡江水利枢纽、石虎塘航电枢纽、井冈山水利枢纽,对禾水河、泸水河、乌江、孤江、遂川江五大河流进行疏浚整治
点建设吉安港集装箱码头、吉安港石溪头货运码头、峡江港王家村货运码头、新干港河西综合码头、万安湖旅游码头。
十八条 航空规划
4C级标准完善井冈山机场改造升级,新建厦坪直升机场。
五节 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十九条 电力规划
工建设井冈山电厂Ⅱ期和万安水电站5#机组。兴建峡江水利枢纽、桐木堑水利枢纽、永丰水利枢纽、龙王庙水利枢纽、井冈山水利枢纽、石虎圹航电枢纽
谷水电站,将吉安建成江西省主要的电力生产基地之一。在有条件县、市发展小水电,实施水电农村电气化的建设。
强电网建设。形成以500kV与江西电网相联络,以220kV为主网架的网络。规划近期建设500kV区域中心变电所1座。远期吉安供电区内每个县、市有
以上220kV变电站,配套建设220kV送配线路。
二十条 通讯规划
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信息标准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形成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安全有效的机制,实现信息高速互联互通。
一)邮政:形成科学、合理、快速、高效的物质流通网络,构建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邮政通信体系。全面推进城镇住宅楼房通邮工作。
二)电信:加快市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网络运行速度,扫除电信覆盖盲区。积极发展计算机局域网、宽带网建设,并与国际英特网互联,逐步
全球范围内信息共享和查询的高速信息网络。
三)广播电视: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完善光缆和微波传输网建设,市广播电视中心的节目可通过光缆和微波传送到每个乡镇和村。全市
电视网与全省联网,并且能同internet及其它网络互通,形成大容量、宽频带、数字化的广播电视节目的综合数据信息双向传输的宽带网。
二十一条 给水规划
立有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体系,基本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饮用水安全。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增加工程供水能力,以满足各行业用水需求。
农村饮水安全及节水型社会建设。
二十二条 排水规划
点城镇应逐步完善城镇的排水系统,由雨污合流过渡到雨污分流,规划期末应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站。一般建制镇和乡集镇可实施雨污合流制。
六节 综合防灾体系规划
二十三条 防洪排涝
善赣江流域防洪体系,进一步提高防洪除涝能力,重点加固赣江大堤,使赣江干流重要堤防能安全防御类似1962年型的特大洪水。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近年一遇、远期100年一遇。中心城区排涝标准按十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出设防。禾水河、孤河、遂川江、乌江、泸水等主要支流的堤防工程基本达到
一遇以上的防洪标准。建立现代化的洪水预警预报、洪水调度、防汛抗旱系统。完成万安水利枢纽按100米运作的后续工作,建设峡江、井冈山、桐木堑
丰水利枢纽和石虎圹航电枢纽。
二十四条 消防规划
强各级城镇消防规划的编制,坚持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全社会的消防意识,增强抗御火灾的能力,以适应保障安全的需要。县城以上城镇按责任
7平方公里/座的标准建设消防站;建制镇应建立消防站。进行消防通道、通信、设施的建设。
二十五条 人防规划
真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人民防空建设方针,立足适应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积极探索人民防空建
新路子;加强人防工程建设力度,扩大人防工程建设规模,逐步缩小与人防工程实际需求的差距,形成以指挥工程为核心、人员掩蔽工程为主体、医疗救
程和防空专业队工程等专用工程相配套的较为完善的人防工程防护体系,提高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城市人民防空能力。达到能应付现代战争及重大灾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评审稿公示 - 图文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