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评审稿公示 - 图文 (8)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1 本文由别再提起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沿江旅游风光带建设

治渠化赣江航道,根据赣江沿岸的资源现状,建设一批串珠状的、突出文化个性和形象魅力的沿江重点景区,绿化、美化赣江航道岸坡,加强港口建设,

渡口统一管理,避免对滨江景观造成伤害。

3)港口

点建设吉安港集装箱码头、吉安港石溪头货运码头,使其融入赣江中游港口群,达到全省港口中等偏上水平,使中心城区水运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七十条 对外公路规划

1)高速公路主通道建设

极加快中心城区对外交通的建设,形成两纵两横的高速公路主通道(两纵为:赣粤、大广高速公路,两横为:泉南高速公路、抚吉高速公路),构建绕城

公路系统,加强绕城高速与城市内部交通的联系,形成途经青原山——泰和县万合镇——泰和县石山乡——吉安县横江镇——吉州区曲濑、兴桥、长塘、

四乡镇——吉水县文峰镇的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公路。

期完成青原山以西——吉安县永和镇——吉安县凤凰镇绕城高速公路,远期将该段绕城高速作为城市外环路。当前,要加强福建泉州至广西南宁高速公路(

——萍乡段)和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武宁——吉安段)的规划建设工作。

2)公路网络建设

快中心城区外环路建设,并将105国道改道至青原区以东,经永和大桥过赣江,经吉安县吉安南站站前路与西垅山路相接。

七十一条 公路客货运站场规划

适应公路运输和中心城区的发展需要,应加大站场建设,进一步改善旅客的乘车条件和环境。规划拟在河西片区新建规模均为100万人/年站的城南站和城

站(属二级站),改善原站场的交通设施与服务水平。

二节 道路广场规划

七十二条 道路网络规划

1)道路等级

市道路等级可分为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支路三级,其中:

市主干道间距一般在800~1200米之间,红线宽40~70米,其中60~70米宽道路为景观大道。

市次干道是连接主干道和支路之间的道路,可汇集适量的非机动车,间距一般为600~1000米之间,红线宽25~30米。

划城市支路红线宽15~22米,主要承担市内短距离交通。

2)道路网布局规划

心城区城市道路网布局采用“双环、方格路网、轴线串接”的布局形式。

城市环路系统

市环路系统由城市外环路和内环路构成。城市外环路主要由北环路、西环路、南环路和东环路闭合组成,在城市外围形成一个联系各片区的快速交通干道

,分流城区机动车交通的压力,并作为过境交通绕城的主要道路。外环路全长60公里,道路红线宽度为26米,为双向六车道,两块板形式。

市内环路主要由大桥东路——井冈山大桥——大桥西路——井冈山大道——禾埠大桥——井冈山大道——君山大道——吉太路——永和大桥——青原大道

合组成。内环路全长34.60公里,道路红线宽度为40—70米。

城市主干道

市主干道呈方格网路网形式,干道与环线相结合,以适应各片区用地发展格局。

西片区主干道为五纵九横,五纵自西向东依次为兴贤路——天华西路、吉阳大道——天华大道、吉州大道、井冈山大道、沿江大道。九横自北往南依次为

大道、凤山大道、金庐大道、大桥西路、韶山路、阳明路、吉福路、军民路、吉祥路。

东片区主干道为三纵七横,三纵自西向东分别为滨江大道、青原大道、梅林大道,七横自北往南分别为通源大道、水运一路、大桥东路、金竹路、公略路

江大道、水库路。

南片区主干道为六纵四横,六纵自西向东依次为白云路、富川路、井冈山大道、创新大道、火炬大道、拓展大道,四横自北向南依次为庐陵大道、君山大道

九大道、西陇山路。

七十三条 广场设施规划

划设游憩集会广场9处:分别为河西片区人民广场(已建)、吉州工业园广场、河南片区庐陵广场(已建)、文天祥广场(文天祥公园以南);后河广场;

片区滨江广场4处。至2020年,规划游憩集会广场总面积18.5公顷。

划设交通集散广场1处,为吉安火车站站前广场(已建)以方便旅客集运,占地面积为6.0公顷。

七十四条 停车场库规划

划到2020年吉安市公共停车场总面积约为59万平方米,其中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占85%,约50万平方米。规划机动车公共停车场与城市公共设施、交通

等车流量集中的地块相结合,按照500米服务半径,总用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约占机动车停车产总面积的70%,其余30%为中小型公共停车场,应根

市发展需要,结合停车需求与城市道路建设情况,均匀分散布置在城市内部。

划在中心城区内设置机动车停车场14处,每个停车场所用地1~5公顷不等。

三节 公共交通规划

七十五条 公共交通发展目标

划城市中心区线网密度3—4公里/平方公里,城市边缘地区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达到2—2.5公里/平方公里。规划城市的公交车拥有量达到10标台/万人

划平均站距为300~500米。规划站点覆盖率为城区站点3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75%,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95%。

七十六条 公交站场及设施规划

划加强城区公交站场建设。设置1个调度中心,3个公交总站。

划设置一个具有综合性功能的调度中心,含车辆调度、培训、车辆修理、清洗、停车、保养等功能,规划设在河西片区军民路与井冈山大道交叉口东北侧

划在三个片区各设置一个公交保养场,每个公交总站占地面积约3~4公顷。其主要功能为车辆保养修理、发班调度、一般清洗等,其中:

河西片区公交总站:对原有公交公司进行拓展和改建。

河东片区公交总站:设在片区东南侧,靠近铁路处。

河南片区公交总站:设在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站路口。

划至2020年,吉安市公交站场总用地面积约为15公顷。

十章 绿地系统规划

七十七条 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合吉安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充分保护现有自然山水格局,并以此为绿化体系的核心基础,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的生态绿地体系;建设适宜居住的

环境,使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与城市人居系统之间具有良好的耦合。

七十八条 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因地制宜,显山露水,突出滨水城市特色的原则

点、线、面相结合,均衡分布原则

生态科学与景观艺术相统一、功能多样性原则

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原则

七十九条 绿地系统规划指标

2020年,规划绿地面积915.2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04%,人均绿地面积12.04平方米/人。其中公共绿地761.6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02%均公共绿地面积10.02平方米/人。

八十条 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城市外围山体为系统背景,以禾河、赣江等城市内部水体及其周边带状滨水绿地为联系纽带,以各级公园绿地为核心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复合式、立体化的

1)绿环:城市背景绿化山体包括真君山、天华山、螺子山、神岗山、西垅山、青原山六山,形成围绕城市的基本绿化生态环。

2)绿核:依托现有的螺湖水系、后河、君山水库建立城市绿核——庐陵文化园、环后河绿地、君山公园等各级公园绿地。

3)绿廊:禾河、赣江作为吉安的重要绿色资源,在改善现有水体的条件下,应加强水体周边的滨水绿地建设,保护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利用铁路

压走廊的防护绿地,形成多条绿色廊道体系。

八十一条 公共绿地规划

1)公园绿地

划综合公园共13处,结合城北组团、后河组团的城南新区、滨江组团的建设,新建神岗山公园、梨山公园、龙湖公园等综合性公园。

2)社区公园

划结合各个组团内的居住用地,均匀配置一定规模的社区公园。

3)带状公园

划沿赣江两岸、螺湖水系、后河水系等规划大量的带状公园。

2)街头绿地

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要求在每一个商业区、居民区、科教区附近建1~2个小游园,满足居民出行500米内,可到达面积不小于1500平方米的街头

,新城区不少于3000平方米。

在交通枢纽,如火车站、码头等处,要求建设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的小游园。

在主要道路交叉口,立交桥、城市入口等处,要求建设供市民游憩及景观较好的街头绿地。

八十二条 生产绿地规划

划除了保留并扩建现有苗圃外,利用滨江及铁路两侧防护绿地建设苗圃,并在河南片和河东片分别建立新的园林生产绿地,城区苗木自给率达到80%。

八十三条 防护绿地规划

1)工业区的卫生隔离绿带

工业区内部以及工业区与城市其他地区之间的设置宽度50米的卫生防护绿带。

2)水体防护绿地

城市用地范围内的溢洪道是城市的防护系统。规划在溢洪道两侧设置防护绿地。

3)沿交通干线设置绿化隔离带: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评审稿公示 - 图文 (8)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评审稿公示 - 图文 (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242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