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空间光调制器
6.1概述
人们已经认识到,光波作为信息载体具有特别显著的优点。其一,是光波的频率高达1014Hz以上,比现有的信息载波,如无线电波、微波的频率要高出几个数量级。因此,它有极大的带宽,或者说具有极大的信息容量。光纤通信正是以此为基础,得到迅猛发展的。其二,是光波的并行性。光波是独立传播的,两束甚至于多束光在空间传播时相遇,可以互不干扰。这为光信息的多路并行传输和处理提供了可能性。原有的、以串行输入/输出为基础的各种光调制器已经不能满足光互连、光信息处理的大容量和并行性的要求,能实时的或快速的二维输入、输出的传感器,以及具有运算功能的二维器件便应运而生。这些器件即为空间光调制器。它们已经成为光互连、光信息处理、光计算、光学神经网络等技术中最基本的功能器件之一。本章将介绍几种主要的空间光调制器的原理、结构和特性。
6.1.1空间光调制器的基本结构与分类 [6-1~6-4]
空间光调制器是由英语的Spatial light Modulator直译过来的,常缩写成SLM。顾名思义,它是一种能对光波的空间分布进行调制的器件。空间光调制器能对光波的某种或某些特性(例如相位、振幅或强度、频率、偏振态等)的一维或二维分布进行空间和时间的变换或调制。换句话说,其输出光信号是随控制(电的或光的)信号变化的空间和时间的函数。
空间光调制器结构的基本特点在于,它是由许多基本的独立单元组成的一维线阵或二维阵列,这些独立单元可以是物理上分割的小单元,也可以是无物理边界的、连续的整体,只是由于器件材料的分辨率和输入图像或信号的空间分辨率有限,而形成的一个一个小单元。这些小单元可以独立地接收光学或电学的输入信号,并利用各种物理效应改变自身的光学特性(相位、振幅、强度、频率或偏振态等),从而实现对输入光波的空间调制或变换。习惯上,把这些小独立单元称为空间光调制器的“像素”,把控制像素的光电信号称为“写入光”,或“写入(电)信号”,把照明整个器件并被调制的输入光波称为“读出光”,经过空间光调制器后出射的光波称为“输出光”。
显然,读出光应该能照明空间光调制器的所有像素,并能接收写入光或写入电信号传递给它的信息,经调制或变换转换成输出光。按读出光工作方式分,可有透射式,如图6.1(a)和(b)所示,或反射式,如图6-1 (c)和(d)所示。
而写入光或写入电信号应含有控制调制器各个像素的信息。把这些信息分别传送到相应像素位置上去的过程称为“寻址”(或“编址”)。如果采用写入光实现这一过程,称为光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空间光调制器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