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风病诊疗常规[1](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4-05 本文由囧小猫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天竺黄6-9g川牛膝12g丹参12g生大黄6g羚羊角粉2g

加减法:重化痰浊加菖蒲12g郁金12g

头痛加菊花9g夏枯草15g

欲呕吐加旋复花9-12g代赭石15g半夏9g

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 GS(5% GNS)500ml静脉滴注qd 14-21d为一疗程。

3痰热腑实证 痰热互结,中焦阻塞,升降失常;清阳不升则清窍闭塞,浊阴不降则腑气不通。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 次症: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腹胀便干便秘,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治法:化痰通腑 化痰通腑饮 中风3号方

基本方药:羌话6g生大黄6g芒硝9g瓜蒌15g胆南星6g丹参15g天竺黄6-9g

加减法:热象重加山梔子9g黄芩9g

年老津亏时加生地15g麦冬15g元参30g

4风痰瘀阻证 劳倦内伤,脏器衷弱内生痰浊瘀血,借肝风上窜之势,滞留于虚损之脑脉。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 次症:头痛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活血祛瘀 化痰通络 化痰通络汤

基本方药:煮半夏9g茯苓12g天竺黄9g胆南星6g天麻9g丹参12g香附9g熟大黄6g。天麻12g勾藤30g白菊花9g生麦芽9g茵陈9g

加减法:有痰热加 竹沥15ml-30ml川贝母粉3-6g(分冲)心烦失眠加黄芩9g山栀子9g亱交藤15g珍珠母15g-30g;偏瘫重度加伸筋草15g稀莶草30g首乌藤15g 语言謇涩加菖蒲9g玉蝴蝶6g痰多质粘加黄芩9-12g浙贝母9g竹茹12g瘀滞重 加 赤芍15g桃仁9g红花9g 活血祛瘀烦热不安加 山栀子9g黄芩9g头痛眩晕加 菊花6g夏枯草9g

5 痰湿蒙神证 阳虚之人,痰湿内蕴,复因烦劳及情志相激,痰湿借内旋,风阳上逆而蒙塞清窍。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神昏痰鸣。

次症: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滑。 治法:温阳化痰 醒神开窍 涤痰汤加减。

基本方药:煮半夏12g陈皮9g枳实9g茯苓15g竹茹12g胆南星6g石菖蒲9g远志9g

加减法:寒象明显加桂枝6-9g温阳化痰。

成药选用:苏合香丸 1-2丸灌服或鼻饲,每日3-4次,(或以冠心苏合丸1丸bid;麝香保心丸2粒tid亦有温通之功。)须注意元气败脱征象的出现,要及时运用汤剂回阳救逆。

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25% GS 40ml静推,15分钟一次,直至厥脱恢复。

6 气虚血瘀证 久病体虚,耗伤正气,运血无力;血行不畅瘀滞脑脉,发为中风。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中风病诊疗常规[1](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中风病诊疗常规[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799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