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实践与思考(中)
b、全体性原则 要求每个人都要实实在在地参与小组活动全过程。
c、民主性原则 交流讨论中可以争论,可以保留自己观点。确定目标过程中,练什么,怎么练,学生有参与决定权。
d、灵活性原则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机灵活地进行组织和调控,不能追求教学步骤的完整性、严密性,而牺牲学生自由发展的时空。在组织集中训练可以借助不同学科特点借助不同展示方式,如做题比赛、演讲、文艺活动、墙报、辩论赛等等。
e、竞赛机制 小组内、小组间展开竞赛。看哪一小组讨论交流的成果最多最好。
4、小组活动的培训
在开放自由民主的氛围下,小组活动也要有一定的“序”和“要求”。要求组织者要有条理。听别人发言要专心,要边听边想,批判性地吸收 ,听后可补充和争辩。教师对小组长要进行相关培训,使其能高效地组织好小组活动,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5、教师如何发挥指导作用
在独立自学前,教师要导之以趣;小组交流中,教师既要全面巡视,了解学情,当好顾问,又要“知而不言,言而不尽”,引导学生自己来当好裁判作出评定,还要深入到几个小组参与讨论,导思,导法,对中下生加以辅导;集中训练时,加以指导;“巩固运用”一环节,加以引导,做好向导。
6、成效
a、真正实现了教为学服务,较好地处理了主导、主体关系。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增强。
b、保证学生有充分的个体读书实践时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c、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扩大了信息来源渠道,增强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向互动,合作发展。
d、在自由和谐,紧张而又愉快的小组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性增强。
e、有利于学生听力、表达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提高,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
“自主学习,合作发展”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由独奏变为伴奏,使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
上述讨论的是在班级内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方式,如何在班级内长时间贯彻、活动,需要师生共同的配合。其实学生们都是智慧的集合体,学生要善于向教师学习,更需要向自身学习,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然而更需要说明的是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的团队学习有一些区别,区别就在于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最主要职能,在小组范围内活动的开展可不局限于课堂知识,可拓展到班级组织的的方方面面,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规律和步骤,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活力、无穷无尽的潜能,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第二篇 学习型组织在班级中的初步构建
姚 婕 (04届高二11班班主任)
“学习型组织”是由当代管理大师,美国麻省理工史隆学院彼得-圣吉博士通过穷十年之心力而研究、提炼、总结推出的一套完整的操作型很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方法,这种方式的企业管理培训之风即从美国辐射全球,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权威指南,被国际企业界誉为“朝向二十一世纪的管理圣经”。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适用于各种组织。新加坡用它指导政府管理;日本大阪府用它指导城市管理;微软公司用它指导企业管理。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国际共创的、共识的现代管理理论。早在70年代初,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明确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而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要真正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实践与思考(中)(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