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实践与思考(中)
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到底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才识最有效、最彻底的?答案就是——改变人们对学习的传统思维模式。
然而,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一套适应于“学习型社会”的生活态度,最好的土壤便是“学校”。在这里学生的心智模式正处于一个“雕塑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我们能够较好地帮助他们树立起一种积极健康,并适应现今社会高速发展要求的心智模式,无疑走上社会后他们将更具竞争力。 在教学中贯彻“学习型组织”的做法,其实并非无人尝试,我国的同济大学就是运用这样的方法来管理指导学院工作的,并已初见成效。而在我看来,如果将这种方法很好地利用到班级管理中去的话,其操作性将更强。
首先,“学习型组织”的第一步便是要“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认识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入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基于各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所以,在组织整体确立之前,就应该明确个人潜在学习的意愿,并以此作为划分群体的重要依据,以此来保证个人与“学习型组织”的意愿一致。在“学习型组织”成立之初,可以以学科作为划分的参考,以供学生选择,初步形成“学习型小组”。
第二步,是在“自我超越”之后,逐步改善“学习型组织(小组)”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图像、印象。我们通常不易罕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学习生活及其他行为的影响。例如:对于刻苦努力、悉心钻研的学习态度认为是“死读书”;对于能相对较轻松就能获取理想成绩的人,就认为是天生聪明,等等。如果我们无法确立一个正确、健康、积极的心智模式来对待学习生活的话,这将成为“学习型组织”进一步开展、获得实质性成效的一大障碍。
确立“学习型组织”的第三步就是建立起各成员间的共同愿景。这一环节其实就是“自我超越”这一步更深层次的提升。在个人学习意愿的共同交集中进行整合,提炼属于团体的,更高更美好的愿景理念。如果有一项理念,长时期一直能在一个组织中鼓舞人心,那就是拥有了一种能够凝聚并坚持实现共同愿望的能力。一个缺少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大家会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不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而是因为衷心想要如此。
第五步,团队学习。学校教育形式上提供了团队学习的基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习在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看来还是相当个人的事,团队学习会互相干扰、降低学习效率。其实不然,在团队学习中,集体的智商远高于个人的智商,科学的整体搭配会极高地提升个人学习行为能力。学生不仅需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新的人际关系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学会和其他的学生一起同心协力地学习。当团队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队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学生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所以,在初步建立“学习型组织”时,适当的激励机制也是有一定必要的。
最后一步便是较高要求的“系统思考”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环节,也会有一些不在意料之内的状况出现。“学习型小组”就必须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将每一个环节置于整个系统中进行思考与应对,而非独立成一个个孤立的步骤。“学习型组织”应该改变传统学习观念,树立起“不是要学生学习,而是要在学习中培养人才”的理念。
综上所述,学习型组织在班级中的构建就是要建立起新的学习模式,重视开发系统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全面地分析学习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和状况,促进学习效率。学习型组织所强调的是组织学习,把个人的学习发展和团队组织的学习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有了统一的目标和共同意愿,又有系统的教育和学习体制,其总体效果将会大大超过个人学习的效果。学习型组织根据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学习讨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由上及下领导式的灌输,知识经验的共享能对每个成员产生更为积极的效果。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实践与思考(中)(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