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CA6132)(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4-05 本文由性子来了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毕业设计

提高,功能也更加完善和稳定。

近年来,微型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进步,它的成果正在不断扩张到机械制造的各个领域中以及随之出现的计算机直接数控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所有这些高级的自动化生产控制系统均是以数控机床为基础,它们代表着数控机床今后的发展前景。

三 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概况

我国从1958年由北京机床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等首先开始研制数控机床,并研制了成功第一台电子管数控机床。从1965年开始,研制晶体管数控系统,直到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研制的劈锥数控铣床、非圆锥插齿机等获得成功。与此同时,还开展了数控加工平面零件自动编程的研究。1972-1979年是数控机床的生产和使用阶段。例如:清华大学研制成功集成电路数控系统;数控技术在车、铣、镗、磨、齿轮加工、电加工等领域开始研究与应用;数控加工中心机床研制成功;数控升降台铣床和数控齿轮加工机床开始小批生产供应市场。从80年代初开始,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实施,先后从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引进先进的数控技术。上海机床研究所引进美国GE公司的MTC-1数控系统等。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北京机床研究所又开发出BSO3经济型数控系统和BSO4全功能数控系统,航空航天部706所研制出MNC864数控系统等。进而推动了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借此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在品种上、性能上以及技术上均有了质的变化。我国的数控机床已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四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从数控机床技术水平看,高精度、高速度、高适应性、多功能和高自动化是数控机床的重要发展趋势。对单台主机不仅要求提高其柔性和自动化程度,还要求具有更高要求的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自动化制造系统的适应能力。

在数控系统方面,目前世界上几个著名的数控装置生产厂家,诸如日本的FANCU,德国的SIEMENS和美国的A-B公司,产品都向系列化、模块化、高性能和成套性方向发展。它们的数控系统都采用了16位以及32位微机处理器、数据总线及软件模块和硬件模块结构,内存容量扩大到1MB以上,机床分辨率精度高达0.1微米,高速进给速度高达100m/min,控制轴数高达16个轴,并采用非常先进的电装工艺等等。

至于驱动系统,交流驱动系统也发展得非常迅速。交流传动已由模拟向数字方向发展,以运放器等模拟器件为主的控制器正在被以微处理器为主的数字集成电路所取代,从而解决了零点漂移、温度漂移等干扰精度的因素。

五 数控机床改造的意义

数控机床改造在西方各国已发展成一个新兴的行业,早在60年代已经开始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CA6132)(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CA6132)(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8350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