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师资格证
教学法 名词解释
1.教学氛围: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
2.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3.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
4.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5.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
6.读书指导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7.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试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8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试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9讨论学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与他人相互研讨,切磋琢磨,相互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10.调研学习法:就是调查研究学习的简称,它是指学生亲自去熟悉和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
1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2.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和技巧。
13.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教学活动开始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能力和技巧。
14.板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或形象的图表传递信息的能力和技巧。
15.评价方法:是指收集教学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
16.纸笔测验:是根据教育目标,通过编制试题、组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引出学生的学习表现,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衡量的一种评价方法。
17.成长记录袋:是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18.合作评价:是指多个评价主体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关于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以判断学生的发展情况的评价方式。
19.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所使用的媒介工具。 20.网络教学: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 简答
1.教学方法制约学生那些方面的发展: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的身体的发展。
2.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发展性;情感性;主体性;多样性;技术性。
3.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教材内容和学科性质、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原则;教师的素养条件;教学目标;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4.教学方法发展改革的基本趋势:由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各种教学方法从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
5.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学习的过程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是新知识的获得过程;是知识的转换过程;是对知识的评价过程);认为学生的认识经历着“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征”三个发展阶段;教学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注意对儿童的早期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强调发现学习的方法。
6.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温故导新,提出问题;讨论分析,阅读探究;交流比较,总结概括;练习巩固,反馈强化。
7.赞可夫的教学新体系原则: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8.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性”的教学目标;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观。
9.教学模式的功能:构造功能;解释功能;启发功能;推断功能。
10.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综合性;发展性;递补性。
11.构建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创新的原则;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原则;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的原则;突出学生主体原则;开放的原则;实践探究的原则。
12.“尝试回授-反馈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诱导-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尝试-探究知识的尝试;归纳-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变式-变式练习的尝试;回授-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调节-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13.暗示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创设优雅的教学外部环境;学前动员;采用各种暗示手段。 14.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5.中小学学习的基本方法:读书学习法;讨论学习法;调研学习法;实践学习法;循环学习法。
16.运用读书指导法德要求有哪些:教育学生爱好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工具书,善于使用工具书;教会学生一些读书笔记的方法,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并要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17.学习方法指导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指导;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掌握知识的指导;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学习个具体学科的方法指导。 18.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互动观。合作学习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目标观。合作学习非常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追求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同时,合作学习还十分注意人际交往技能目标;师生观。合作学习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充分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形式观。合作学习采用了班级授课制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组织方式,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情境观。合作学习认为,组织学生学习的情境应该是合作性情境,而不应该是竞争性情境或个体性情境。 19.指导学生提高上课效率包括哪些方面:课前准备;专心听;仔细看;善于想;敢于问;勤于解;重点记。 20.教学技能的特点: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指向性;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教学技能是学习与训练的结果;教学技能具有可操作性。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吉林省教师资格证小条 师资条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