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农业大学硕I:专业学位论文
引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言HI’S)是常规饲养猪群上呼吸parasuis
道的一种常在菌,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侵入机体并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该病又称为革拉斯氏病(Glsser’SDisease)。近年来,由于对饲养技术的调整进行不当,以及突发新的呼吸道综合症,使得该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副猪嗜血杆菌已成为猪场保育猪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对全球范围内的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美国、日本、加拿大、德罔、澳大利亚、丹麦、西班牙等养猪业较发达的国家均已对本国的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杏,并开展了某些关于副猪嗜血杆菌诊断。2003,---2005年我国华东、华北及东南等地许多规模化猪场都先后发生此病,引起断奶前后及保育期仔猪持续高热,胸膜炎及腹膜炎等。病猪表现为不食,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关节肿胀跛行,运动失调,死亡率很高;主要剖解病变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耐过猪被毛粗乱,皮肤发白,生长迟缓,并先后从北京、山东、上海、黑龙江、辽宁、河南、湖南、湖北及宁夏等省市自治区的病料中分离出副猪嗜血杆菌,肯定了此病在我国的存在。目前,该病在我国流行非常普遍,对我l司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1病原学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又称为猪革拉斯氏病,曾一度被认为是由应激所引起的散发性疾病,后来被证实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所引起。副猪嗜m杆菌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主要剖检病变表现为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此外,副猪嗜血杆菌还可引起败血症,并且在急性感染后可能留下后遗症,即母猪流产、公猪慢性跛行。
早在1910年,德国科学家G1sseF首次描述了发生浆液性纤维素性胸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德州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效力研究(9)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