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替代主流,使得理解感悟在忘乎所以中偏离主航道。作为散文教学的范本,教学的起点应引导学生渐进作品所营造的佳境,让学生自主探索,由渐悟到顿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老师是导游,引领学生进行一次对作者心境的旅行,终点站便是灵悟的契合。
二、让学生从心底喜欢阅读
“阅读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还是一种心理活动。阅读所达到的效果不仅与基础积淀、思维能力、阅读方法等紧密关联,更与阅读心理有密切的联系”。很多学生抱怨:“阅读不下去,读书很苦。”很多老师往往只把阅读当做是一种纯智力活动,在阅读方法、阅读技巧上下工夫,忽略阅读心理的研究与指导,最有效的阅读指导莫过于直击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查尔斯?里德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语文老师在阅读指导时应该站在一个高度为学生播下阅读的思想,让学生尝到“书是甜的”。我每接一届新的学生,总要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一天当中,临睡前至少一个小时应该属于阅读时间。床边案头放置几本书,散文随笔、经典名著、励志的、休闲的等都可以。可是对于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不容易做到静心阅读,在安静的环境里,他们更容易神游九霄之外,书本反倒成了大煞风景的摆设。语文老师应该强调,养成读书笔在手、好词我来圈、好句我来摘、好段我来评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读书须动笔,无笔不读书”的理念,把阅读当做脑眼手共同协作的活动。这样读者就有意识地参与作者的思想交流、情感互动,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走神的机会也就少,阅读的兴趣更浓厚。还有一些学生捧起书本,走马观花求速求量。清代学者陆陇其说:“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工夫只在绵密不间断,不要速也。”读书在于积累,“滴水穿石”、“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就是这个道理。教会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思考后再阅读,甚至对作者的观点大胆地质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就不会陷入一味求速地应付阅读的错误理念。卢梭说:“读书不贪多,而是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如果没有思考,不加辨别,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勤于思考善于质疑,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果。语文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目标,鞭策学生坚持阅读。一曝十寒,是阅读习惯养成的一大忌。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
1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9篇(20)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