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从而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3.缺乏科学系统的阅读训练
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坚持一贯的风格,只关注学生对给出文章的阅读,通过文章一字一句的阅读来完成给定的题目,而忽略了学生“朗读—研读—速读”三级阅读法的培养,没有让学生掌握系统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默读和略读等。
4.问题的设置缺乏创新性
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创新设问。近几年,提问设计法非常盛行,“提问设计”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提问陈旧,千篇一律,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文章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从而影响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深挖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的阅读文为提问而提问,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设置5~6个问题,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相关题目在文章中的位置,甚至有的问题的角度很类似,可以用一个问题代替,严重影响了提问的效果。
二、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教学方案的实施策略
1.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阅读文章问题的设置必须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尽量接近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要注意问题设置的被接受程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有所得,所以要认真分析学情。在阅读中不能设置一些千篇一律的问题,离主旨较远,体现不出学习的重点。也不可以设置一些太过简单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会使学生陷入某种思维定式。问题的设置也不能太密,要留足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回答问题,而是通过问题的回答来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习能力。最后,问题的设置要有悬念,层层递进,先易后难,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问题的设置感兴趣,积极思考,真正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才能够使最初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有时,可以把问题的设置权交给学生自己。记得在去年我校举办的“第六届青年教师杏坛杯优质课大赛”中,我选的课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老王》。我精心选取了“老王给我家送鸡蛋和香油”这个片段,让学生细读这部分内容并设置问题,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只有一二十个鸡蛋,但作者却说多得数
21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9篇(28)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