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一)阅读教学目标设计文道结合,一文一道
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的不是华丽的装扮和浮夸的面面俱到,它需要的是适合语文的实际课堂教学。所以,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从教材的实情出发,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出发,把握好主要方面。语文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和可测的,且从“文”和“道”两个维度进行考虑设置就足够了。一般来说,单课时的目标将文道结合在一起就足够了,甚至表达时重点写“文”即可。因为“文以载道”,“道寄文上”,二者并非机械分离的,而是辩证统一的有机体,文是道的表达,道是文的灵魂。在真正掌握“文”时,“道”也就自然而然掌握了。实际上,从开始上课时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各自的“道”就已经开始了互相的交流碰撞。这种目标设计既考虑到了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同时又兼顾到了学生人格发展和素质发展,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
(二)阅读教学目标设计要明确、可评
阅读教学目标的确立,是要能帮助教师把握“教什么”和学生把握“学什么”的。因此,教师在每节课要设计出确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它必须是明确的、可操作的,而不是虚无的、模糊的。目标陈述的模糊必然使教学内容的表达模糊,使用“认识、领会、把握”等抽象笼统的动词,是导致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含糊的一个重要原因,应避免使用这类动词。而“说出、指出、找出、解释、读准、默写、背诵、划分”等行为动词,对学习结果能作出具体可察的规定,便于观察和测量,应该在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中多加使用。至于“辨别、区别、分析、比较、概括”等虽是内隐心智活动但亦有相对应的外显行为的动词,可以使用一些。
(三)阅读教学目标设计要适度、可行
阅读教学目标设立的直接价值和基本作用就在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所以目标设定应体现出学生现阶段通过努力后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应成为我们设计教学目标时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们在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时应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但又不是远超出学生的能力,而是让学生在经过教学后可以达到的最高阅读水平,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潜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进一步激发
19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9篇(2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