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12:29:56 本文由樱花草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定权限批准后处置。

第四,存货的确认、计量没有标准,完全凭会计人员的经验,直接导致企业的成本费用不实。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最终失败。

企业改制的控制程序是:

企业改制的程序是:

1、建立永续盘存制,仓库保管人员设置存货台帐,按存货的名称分别登记存货收、发、存的数量;财务部门设置存货明细账,按存货的名称分别登记存货收、发、存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2、仓库保管员在收到验收部门送交的存货和验收单后,根据入库情况填制入库通知单,并据以登记存货实物收、发、存台帐。入库通知单应事先连续编号,并由交接各方签字后留存。 3、对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等各种存货的领用实行审批控制。即各车间根据生产计划编制领料单,经授权人员批准签字,仓库保管员经检查手续齐备后,办理领用。 4、对剩余的辅助材料实施假退库控制。 5、实行存货的定期盘存制。

案例三:投资的内部控制

一、 案例简介:

TIGI公司因生产经营所需,要增资扩股吸纳新的股东,GOD公司投资部在经过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后,与TIGI公司签定了投资协议;财务部根据董事会决议和投资协议于2002年6月对TIGI公司投出6000万元,2002年12月由于TIGI公司增资扩股的相关法律手续尚未办理完毕,GOD公司的投资交易尚未完成。GOD公司投资部与TIGI公司签定了至2002年12月的

4

资金占用费补充协议,根据该补充协议的相关条款GOD公司收取了至2002年12月底资金占用费262万元。至2003年4月根据TIGI公司提供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验证GOD公司实际出资3000万元,占股权比例15%,2003年9月收回多投的投资款3000万元,2004年收到分回的当年5月至12月的投资收益240万元。GOD公司没有能够收到2003年1月至4月原投出资金6000万元和5月至8月多投出资金3000万元的资金占用费,因此GOD公司的利益没有得到保证。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的GOD公司对该项投资业务存在的失控点为:

一、GOD公司投资部对该投资项目事前做了可行性研究并做出需投资6000万元的结论,但实际投资只需3000万元。GOD公司对投资部的工作是否存在失职或与对方公司串通舞弊,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缺乏应有的监督检查;企业应当建立投资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授权批准制度应当包括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并规定审批人的权限、责任,以及经办人的职责和范围和工作要求等内容,以保证对外投资的授权批准控制有章可循。审批人应当根据对外投资授权审批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任何部门或个人都不得越权限审批。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对外投资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权限范围审批的对外投资业务,经办人应当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二、GOD公司应在被投资单位一切增资手续基本办完尚缺验资报告时(万事俱备,只欠资金)投出资金,并在投资协议里规定在资金到账后多长时间办理完工商变更登记;企业应当加强投资有关权益证书的管理,指定专门部门或人员保管权益证书,建立详细的记录。未经授权人员不得接触权益证书。财务部门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与投资管理部门和人员清点核对有关权益证书。企业应当加强对投资项目的会计系统控制,根据对被投资方的影响程度,合理确定投资会计政策,建立投资管理台帐,详细记录投资对象、金额、持股比例、期限、收益等事项,妥善保管投资合同或协议、出资证明等资料。企业财务部门对于被投资方出现财务状况恶化、市价当期大幅下跌等情形的,应当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定,合理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

三、TIGI公司当年投资交易未能完成时,为保证资金安全应立即查明TIGI公司未能办理相关手续的原因并限期办理或立即收回资金;企业应加强投资收回和处置环节的控制,对投资收回、转让、核销等的决策和授权批准程序做出明确规定。重视投资到期本金的收回。转让投资应当由相关机构或人员合理确定转让价格,报授权批准部门批准,必要时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门机构进行评估。核销投资应当取得不能收回投资的法律文书和相关证明文件。对于到期无法收回的投资,企业应当建立起责任追究制度。

四、应追究TIGI公司对出资额发生变化的原因、TIGI公司是否履行相关手续并得到GOD公司的认可、多投款项为何未及时收回的原因;企业应当建立投资项目后续跟踪评价管理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投资项目和所属企业超过一定标准的投资项目,有重点地开展后续跟踪评价工作,并作为进行投资奖励和责任追究的基本依据。

五、所签定的补充协议中的资金占用期间的确定存在疏漏,未能考虑投资交易不能如期完成的情况下仍应收取的资金占用费。而投资部工作职责的

5

疏漏,未能有相应的职能部门或人员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反馈给管理层;并且未制定职能部门和具体经办人员工作定期及不定期汇报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交管理层,使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或获得最有效的控制。重点检查分级授权是否合理、对外投资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的行为,是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实施,而不是流于形式。

针对本案例的失控情况,对照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外投资 (试行)”的规定,建议GOD公司应建立对外投资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GOD公司应对其各职能部门设立相应的监督部门定期跟踪检查,其内部分管部门应按规定履行其职责,并制定根据金额权限逐级审批汇报的制度,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使管理层能够及时知道并及时解决各职能部门的重大问题。 企业改制的程序是:

( 1) 制定改制重组方案,按照政府主管部门要求制作相应的申请材料,配合、指导完成改制工作;

( 2) 对股份公司的设立、股本总额和股权结构、招股筹资、配售新股和上市制定方案;

( 3) 对上市可行性进行分析,对有关管理层人员组织进行上市的初步培训;

( 4) 指导企业拟定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等内部法律文件;

( 5) 草拟、修改、审查有关经营方面的协议等法律文件,按照《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和有关法律法规,修改公司章程;

( 6) 选择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组织多方会谈,确立工作步骤;

(7) 让中介机构进场,进行尽职调查,对公司土地使用权、房屋、知识产权、税务、债权债务、关联交易、同业竞争、资产重组、收购兼并等进行规范整改,并提出法律建议或者处置措施:

( 8)按照法律要求协助中介机构编制、草拟申报文件; ( 9)汇总、报送全套申报材料后,进行路演、等待上市挂牌; ( 10)策划、实施股票期权和经营者持股计划。

案例四:筹资的内部控制

一、

案例简介:

2008年10月,上证指数跌到了1664点,国际股市也是哀鸿遍野。这轮由国际地产泡沫引发的次贷危机席卷了全球。中国也不例外。首当其冲的是地产和金

6

融业。京东地产上市失败后,能否缓解其资金链的压力,避免破产清算,全要靠其贱卖房产。其房价会进一步下跌。京东地产的IPO上市时间表一改再改,目前仍无“定期”。“关于上市,公司没有什么需要发布。”10月15日,京东地产新闻发言人对记者表示。按照香港联交所公布的信息,京东地产本应在10月份完成上市计划。接近上述保荐人机构的人士透露,企业上市计划已暂停。上市仍“无期” 9月初,这位人士还告诉记者,“企业10月份在香港完成上市没有任何问题。”但上述人士表示,“谁也没想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如此之快。”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今年能否成功登陆港股尚不可知,在市场相对低迷、市况不明确的情况下,房企为避免资产贱卖,延期上市相对合理。有中介机构告诉记者,目前上市并不划算,市况不好的情况下筹资有限,很难缓解地产企业的资金缺口。与之相佐证的是,10月15日,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将内地房地产行业评级下调至“大市同步”。并认为,主要是内地房地产经营困难的情况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摩根士丹利这份报告说明,资本市场对内地房地产企业依然看淡。 降价“测市”无法在预期内完成上市筹资,京东地产迅速采取了“促销计划”。近日,京东地产在北京、成都等地的楼盘大举降价促销,根据销售数据统计显示,京东地产部分房价降价幅度高达50%以上。京东地产对此解释为,这次特价推广行为是对刚性需求的测试。而市场人士指出,这是企业上市停止后采取的本能“市场策略。”此前,外界多次猜测企业的资金问题是否已经极为严重。另外,据记者了解,2008年企业有6个房地产项目在重庆面世,还有16个项目分布在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地,10月份企业依然面临很大的销售压力。而据了解,企业在北京已拥有8个储备项目等待开发。

二、案例分析:

(一)首先由于在设计企业的筹资方案时未能充分考虑以下因素:通过股市IPO进行筹资的方案相对于银行借款而言,具有融资时间长、融资成本高和不确

7

定性高的特点;房地产行业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从而容易影响企业IPO的顺利进行。从这点上来说,企业对重大筹资方案未能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筹资决策不当,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可能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的风险。投资决策失误,引发盲目扩张或丧失发展机遇,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风险。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畅,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资金冗余的风险。

(二)该企业也未能拟定多于一个的筹资方案,作为备选方案,一旦估计主方案不成功,能够提前实施备选方案,也不至于出现“远水难解近渴”的局面。企业应当建立筹资业务决策环节的控制制度,对筹资方案的拟定设计、筹资决策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确保筹资方式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筹资决策科学、合理。同时,企业应当建立筹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企业应当根据筹资目标和规划,结合年度全面预算,拟定筹资方案,明确筹资用途、规模、结构和方式等相关内容,对筹资成本和潜在风险作出充分估计。企业拟定筹资方案,应当考虑企业经营范围、投资项目的未来效益、目标债务结构、可接受的资金成本水平和偿付能力。

8

搜索更多关于: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的文档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ux961ppb70fluh9bayz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