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基础知识,整理的重点
国家天文大地网(简称国家大地网、控制网)是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由互相联系的大地测量控制点(简称大地点、控制点)构成,控制点上设有固定标志,以便长期保存。
我国的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北洪流村,是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时确定的。 它是“1980西安坐标系”大地坐标的起算点。
中国的大地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 : 按统一规范,由精确测定地理坐标的地面点组成,由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完成,依精度不同,分为四等。
高程控制网 : 按统一规范,由精确测定高程的地面点组成,以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完成。依精度不同,分为四等。
高程起算面是 黄海平均海水面。
1956年在青岛观象山设立了水准原点,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均是据此推
算,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
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
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
上升 29毫米。
一等三角锁沿经线和纬线布设成纵横交叉的三角锁系,锁长200~250公里,构成许多锁环。 一等三角锁内由近于等边的三角形组成,边长为20~30公里。
二等三角测量有两种布网形式:
一种是由纵横交叉的两条二等基本锁将一等锁环划分成4个大致相等的部分,这4个空白部分用二等补充网填充,称纵横锁系布网方案。
另一种是在一等锁环内布设全面二等三角网,称全面布网方案。
二等基本锁的边长为20~25公里,二等网的平均边长为13公里。
一等锁的两端和二等网的中间,都要测定起算边长、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
所以国家一、二等网合称为天文大地网。我国天文大地网于1951年开始布设,1961年基本完成,1975年修补测工作全部结束,全网约有5万个大地点。
国家水准网
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由一系列按国家统一规范测定高程的水准点构成的网称为国家水准网。 水准点上设有固定标志,以便长期保存,为国家各项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高程资料。 我国的水准原点位于青岛观象山。
它由1个原点5个附点构成水准原点网。
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4米。
这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的潮汐资料推求的平均海面为零点的起算高程,是国家高程控制的起算点。
国家水准网按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为一、二、三、四等。
一等水准是国家高程控制的骨干,沿地质构造稳定和坡度平缓的交通线布满全国,构成网状。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等教育第一章测量学基础知识(7)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