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建模
郭敏辉,等:上海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与实践
万人次,高峰小时系数为15%。共有160座车站,因此,Pl约为2800人 h。1;P2为车站周边公共汽车线路条数,平均约10条;P3为距离车站
500m范围内的就业人口密度,按照市区面积约610
krn2,市区人口约1000万,就业率约50%计算,
约为8200人 km。2;P4为距离车站500~l700
m的
山坡百分比,上海市为平原地形,山坡比例可视为0;P5为距离车站500~1
700
m的就近人121和
16岁以上学生人口数,市区平均人口密度约为
15
000人 km~,距离车站500~l
700
km面积内人
口总数约为12.5万人,就业人口及16岁以上的人口比例约为60%,即7.5万人。则换乘量B=235.407。由此可得,公共自行车满足上海整个轨道交通网络的换乘需求量是3.76万辆,约占公共自行车需求量的1/4。
2网点布设原则
1)与用地和周围建筑相协调。网点布设必须要符合该区域的用地性质,不能影响附近建筑物或周边设施的商业价值和风格,也不要影响其他
项目的规划与建设。
2)与周围交通环境协调。网点布设必须要处理好与自行车路网相衔接的部分,这部分区域容易与机动车交通产生冲突。另外。在大型枢纽站,自行车停车场设施必须使自行车流进出符合一定的流动性”,。
3)就近布置,便于停放。考虑到人们步行的100
m左右。在多种交通方式存在的大型枢纽,
为避免交通混乱,网点距车站出入口的距离应适
当增加。
3网点布局典型模式
3.1校园
上海现有普通高校59所。民办普通高校16了整合教育资源,统一规划了几个高校集中的大学城,如松江大学城、南汇大学城等。由于大学
47
城多位于市郊,交通形式比较单一,尤其是大学城内交通,学生可选择的方式极其有限。校园公共自行车的使用人群无疑是在校大学生,使用主要目的是短途代步工具,主要使用场所是校园内宿舍、食堂、教学楼等,或者临近大学之间的交流。
1)网点布局。
根据校园学习生活特点,公共自行车在校园的布点主要集中在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的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体育场等。对于中小校区,可以布置4~5个租赁点,对于大型校区,可以布置8~10个租赁点。自行车是学校学生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学校一般都有成熟的停车场地,因此,网点以老停车棚的改进为主。
2)租赁和管理。
目前,公共自行车进入校园还仅作为学生自行车的补充,投入学生自行车总数5%左右的公共
自行车。可以满足20%~25%学生临时用车的需要。校园公共自行车采用的是免费或者低收费模式,要保证正常运营,需要尽量降低成本。成本降低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场地布局和租赁设施尽量简单实用,二是公共自行车的日常管理人员可以采用在校学生兼职的方式。校内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提供的工作岗位。不仅可以给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还可为学生提供数量可观的勤工助学机会。车辆配置以每100人提供5辆公共自行车为标准。工作岗位及报酬则按照维护50辆车和1个网点的同学,每月报酬500元;维护100辆车和2个网点的同学,每月报酬
1
000元;担任该校负责人的同学每月额外获得
100元的管理津贴。未来逐步将这些助学和实践机会形成规范。
3)其他。
从已经实施白行车租赁业务的校园情况来
看,自行车的防盗和损坏是最重要的间题。解决办法除了在管理上加大力度以外,校园公共自行车的车型设计是否独特合理也是关键因素。
3.2园区
上海的产业园区层次多、数量多。大致可以分为:综合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市级开发区、专门产业基地等类型。园区内人群密集,工
心理承受距离,网点应布设在客流集散地出入口
所,职业技术学院28所。近年来,上海市政府为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上海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与实践(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